您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正文

【援疆风采】吴婵媛:做好新疆的无限期“后援团”

作者: 刘青    来源: 自治区人民医院    日期: 2024-07-15

  “援疆有归期,情意无期限。将来,即使身在北京,我也是新疆发展的无限期‘后援团’。”援疆进入最后的倒计时,吴婵媛感慨颇多,“这一年虽然短暂,但我收获了友谊,得到了锻炼,对我今后的成长有很大的帮助。”

  吴婵媛来自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风湿免疫科,2023年7月,她作为第十一批中组部援疆专家,来到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风湿免疫科担任科室副主任,开展为期一年的对口援疆工作。

  这一年,不论是专科门诊、疑难病例讨论、教学查房,还是义诊、培训讲课、做科研……吴婵媛始终秉承“协和”优良传统,注重医德医风与良好习惯的养成,注重师资培训和资源平台建设,不断探索,传承精进,扎实开展援疆工作。尤其是跟随自治区人民医院风湿免疫科团队下基层,更让她感受到了新疆的地域广大和基层医疗水平发展的不均衡,因而她在新疆也不断总结经验,整合临床数据,为后期建立患者慢病管理模式和学科发展模式而努力探索,助力新疆风湿免疫学科建设和人才队伍的培养。

  吴婵媛接受采访

  说起吴婵媛这一年来的付出,自治区人民医院风湿免疫科主任武丽君是满满的感谢与称赞:“吴主任以主人翁精神全身心投入工作,着力打造整个团队,这就是‘北京协和’的精神。在新疆期间,不仅支援自治区人民医院风湿免疫科,还作为桥梁纽带促成我们与北京协和医院的柔性援疆工作,促进新疆风湿病学的发展。”

  延续专家的援疆方案,推动学科建设和发展

  “一定竭尽所能推动常见病诊治更规范、疑难病诊疗能力再提升。”2023年7月28日,吴婵媛出发前,就立誓把自己最擅长的医疗技术带去新疆,根据受援医院和科室需求,有针对性地开展医疗、教学和科研工作。

  来到自治区人民医院后,在医院领导、科室主任武丽君和团队们的关心和支持下,吴婵媛很快转变角色,延续协和风湿免疫科一直秉承的对口援疆方案,继续推动新疆风湿免疫学科的建设和发展。

  “医院对教学和科研工作给予很多支持,经过几批援疆专家的帮扶,风湿免疫科成功申请到了本专业首个自治区重点研发任务专项。我到达医院后,接过接力棒,继续鼓励和指导青年人才积极申报,并督促自治区重点研发任务专项的积极推进。在人才培养方面,通过指导课题申报、文章撰写和文献复习等多种方式,提高研究生团队的科研能力。”吴婵媛说。

  吴婵媛病房查房

  提高科室临床业务水平是援疆医生的重要工作,风湿免疫病多为危重、疑难或罕见性疾病,吴婵媛跟着武丽君团队坚持临床为本,通过门诊、会诊、病房查房以及地州义诊等,积极推广风湿免疫疾病的规范化诊疗理念和临床思维,带动科室和地州专业人才的临床诊疗能力提升。

  由于北京协和医院连续多年派风湿免疫科专家支援自治区人民医院,形成了很好的口碑效应,全疆不少疑难风湿免疫疾病患者都会慕名来到乌鲁木齐,找北京协和医院的专家看病。期间,吴婵媛接诊的一例罕见病患者让她记忆深刻。这名患者由于反复肛门溃烂,多次手术治疗后效果不好,并出现了术后感染、伤口不愈合等多种并发症,最终来到自治区人民医院风湿免疫科就诊。

  多学科会诊

  “我们通过详细的病史采集和体格检查,复习记录患者辗转就医的厚厚的病历,考虑患者可能是白塞病导致的局部血管炎,患者做了相关检查,并对症用药治疗后,溃烂很快止住了,又进行手术修复治疗后也没有复发。”吴婵媛说:“目前患者一直在风湿免疫科门诊随访,病情控制得很好,保证了患者的健康和生活质量。”

  除了这样的疑难罕见病患者,吴婵媛还接诊了很多受孕困难的备孕女性。“随着健康意识的提高,不少备孕女性出现受孕困难,都会到风湿免疫科来筛查。”吴婵媛说,有些孕妇出现了不良妊娠反应,经过自身免疫疾病检查发现确实有问题,科室就联合产科团队,共同为孕妇做好规律用药随诊,保证孕期和产后的母婴安全。

  作为医生,能够为这些患者们解除病痛,让吴婵媛感到非常值得。

  下地州成为“必答题”,让基层高度重视风湿免疫病

  在吴婵媛看来,自治区人民医院风湿免疫科在武丽君的带领下整体发展相当好:“能满足新疆风湿免疫疾病患者的诊疗需求,但基层患者就诊结束后,回到地州,后期的随访管理就成了问题。”

  吴婵媛这样的感受,不只是因为在门诊和会诊中接触到这样的病人,还有下地州的所见所想。

  吴婵媛下基层推广适宜技术

  “武主任带着团队十几年如一日,奔赴基层,义诊、查房、讲课……为地州种下了风湿免疫专科发展的种子,这些种子慢慢发芽并成长起来,已是很了不起。”吴婵媛说,新疆幅员辽阔、地广人稀,虽然这里的自然风光让人流连忘返,但是这里的优质医疗资源的分配不均却是个“难题”,还需要更多的风湿免疫专科医生,需要得到各方的更多支持。

  吴婵媛下基层医院义诊

  因而,去地州成了吴婵媛援疆工作里的一道“必答题”。伊犁、阿克苏、吐鲁番、和田、喀什……新疆14个地州,都有吴婵媛的足迹。在地州,吴婵媛和武丽君团队开展义诊活动,培训基层医护人员,只有一个目的:“让基层的卫生行政部门人员和医务人员能重视风湿免疫疾病,一起携手推动当地风湿免疫学科发展”。

  但吴婵媛深知,风湿免疫科是内科学领域中新兴的一门学科,不只是新疆,全国各地的风湿免疫学科发展都良莠不齐,慢病随访管理系统也在摸索中。“因为风湿免疫疾病是慢性病,需要长期随访调药,所以要建立长期慢病随访管理系统,新疆虽然也有了一定的基础,但要找到一个契合的模式,还需要一个很长的过程。”

  吴婵媛认为,在当前信息和大数据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援疆专家也有责任督促区域医学临床信息和数据中心的建立和发展,在国家风湿免疫疾病医学研究中心的支持下,在疆期间建立新疆的风湿免疫病的信息和数据平台,进行区域性临床队列的研究或评估,能够为摸底新疆地区的风湿免疫病现状和疾病负担提供真实数据和全景描绘。

  “我们在新疆的时间虽然只有一年,但平台的建立,为后期工作的开展带来真实世界的数据支持,并能够为相关公共卫生策略制定和改进提供重要依据。”吴婵媛说。

  吴婵媛牵头开展紧缺人才培训研修班

  带着这样的工作目标,吴婵媛规范带教,提升年轻医生们的临床思维,同时推动慢病管理流程的规范化和临床病例数据的规范化收集,为后期建立慢病患者管理模式和学科发展模式而努力探索。

  此外,在吴婵媛的牵线搭桥下,北京协和医院与自治区人民医院风湿免疫科签订了“小组团”援疆协议,建立了“党建医联体”合作模式。而她也荣幸成了“小组团”援疆的专家之一,这也是她今后的一个规划:“柔性援疆,我肯定自告奋勇,毕竟这里‘是我的第二故乡’。”

  一年的援疆之旅即将结束,吴婵媛说,她不仅要继续做北京协和医院与自治区人民医院的桥梁和纽带,还要做好大美新疆的宣传员,让更多的人了解新疆、关注新疆、支持新疆。

  

[信息发布]
01007032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1301798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