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来来,新鲜的羊娃子肉,一串5元,快来尝一尝......”
夜幕降临,华灯初上。英阿瓦提乡墩克什拉克村的夜空弥漫起浓浓的烟火气,个体户伊米艾拉·艾则孜正忙着整理烤串、招呼客人,各式烤串不断地被放在火炉上翻烤,“滋滋声”“叫卖声”此起彼伏。
走进该村星光夜市,烤肉、冷面、烤肠......各种诱人味蕾的美食让人目不暇接、垂涎欲滴,三五好友或与家人围坐一起的食客随处可见。摊主伊米艾拉·艾则孜介绍说:“我们从下午8点摆摊到晚上11点,仅3个小时就能接待30桌左右的客人,收入大概在200元以上,生意好的时候可以卖到500元。”
一到夏天,就是各地“撸串”的季节,说起“撸串”总离不开的一个词就是“夜市”。为带动夏日“夜经济”发展,去年年初,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驻该村工作队和村“两委”积极争取驻村工作队后盾单位项目资金支持,累计投入资金20万余元,打造占地2000平方米可容纳300人活动的乡村星光夜市,鼓励群众开设烧烤、服饰、瓜果等摊位,带动农村夜经济发展。
“这里的烧烤、羊杂、抓饭等美食都很好吃,节目也很精彩,吃饱喝足后,和大家一起跳跳麦西热甫、散散步,还可以带孩子到游乐场体验充气城堡、旋转木马、水上划船等娱乐项目,很安逸。”专门从隔壁乡镇赶来逛夜市的麦麦提艾力·阿布都热西提说道。
该村星光夜市不仅是一个美食广场,还是一个融合了各类休闲娱乐的综合性夜市,这里不仅汇聚了各类特色美食,还搭建有休闲娱乐舞台,让群众在享受美食的同时欣赏由群众自编自导自演的文艺节目。
为进一步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吸引更多“食客”打卡,该村精心组织村里文艺小分队编排舞蹈《娇娇的小姐》《你属于我》《串烧舞蹈》等多个节目,展示各族群众在社会主义新时代和谐美好的幸福生活、团结奋进的精神风貌,讴歌主旋律、传播正能量。同时在夜市上,还划分了游乐设施区域,浓郁的“烟火气”吸引了周边众多村民前来打卡,既带动了夜经济,又丰富了各族群众的夜生活。
据该村党支部书记阿依加玛丽·艾麦提介绍,目前村里有25个夜市摊位,带动从事“地摊经济”已达到46人。夜经济不仅仅给部分村民带来了就业增收的机会,也为周边的商铺带来了客流量,全方面拉动消费水平的提升。
针对夜间经济场景,该村不断强化市场服务管理。建立起一支由村党支部书记带动,由驻村工作队队员、村“两委”干部、小组长、党员群众代表等组成的管理小分队,常态化开展巡逻,同时还会宣讲食品安全、消费者权益保护等法律法规,不断加深市场监管、消防安全、环境卫生、食品安全等方面的保障,以实际行动确保群众的安全和权益,打造环境整洁、道路畅通、秩序井然、和谐稳定的夜市街,为前来消费的群众提供舒适的环境和良好的消费体验。
夜色搭台,经济唱戏。“夜经济”的兴起,折射出该村夏日经济的持续繁荣。“下一步,我们将和村‘两委’结合农村文化、环境等多方面因素,科学规划、强化监管,为‘夜经济’创造有利的发展土壤,让村里夜晚‘亮’起来、人气‘聚’起来、商业‘火’起来,不断推动‘夜经济’高质量发展。”该村第一书记、工作队队长马晨说道。(疏勒县融媒体中心 胡尔西代姆·阿卜拉,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驻英阿瓦提乡墩克什拉克村工作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