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心内科重症监护室医生罗晓亮圆满完成援疆工作,即将离开乌鲁木齐。2023年7月18日,罗晓亮作为第11批中组部援疆干部人才来到乌鲁木齐,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心脏及泛血管医学诊疗中心心脏重症科担任副主任。
罗晓亮是第一个派遣到自治区人民医院的阜外医院心脏重症科医生,他知道,自己要在没有前人经验依托的情况下,一步一个脚印地去摸索援疆工作,遵照出发前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党委及科室领导的嘱托,有序把各项工作开展好,展现出协和精神、阜外风貌。
引进新技术提升疑难罕见病例诊断能力
进新技见病例诊断
心肌活检技术,是指在超声及射线引导下,通过颈内静脉,用导管式心肌活检钳钳取少量活体心肌组织,进行组织学和病理学研究的一种介入性诊断技术,对诊断疑难心肌病、心肌炎等疾病有无法替代的重要地位。这一技术对医疗团队有很高的要求,受各种条件所限,自治区人民医院一直未能开展。
3月,患者徐先生来到自治区人民医院,胸闷气短症状严重,心电图提示高度房室传导阻滞,病况危急,既往有3年胸腺恶性肿瘤病史,近期肿瘤复发行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心脏及泛血管医学诊疗中心团队对他进行了紧急救治,症状有所好转,但进行常规检查后未能明确病因。
罗晓亮为患者查体
在与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及自治区人民医院专家联合会诊后,罗晓亮提出患者可能患有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相关暴发性心肌炎,常规检查手段无法确诊该疾病。
只有心肌活检能精准诊断这种心肌炎,于是,罗晓亮带领自治区人民医院心脏及泛血管医学诊疗中心团队,从术前准备和评估、术中操作要点、心脏彩超配合、术后病理诊断检查、药物精准治疗以及护理配合等环节,对开展心肌活检的整个流程进行了全面梳理和优化,最终帮助自治区人民医院心脏及泛血管医学诊疗中心完成了第一例心肌活检,为患者提供了更精准的诊断手段。
心肌活检为徐先生确诊了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相关心肌炎,其后他在中心得到了个体化的治疗方案,病情转危为安,后续精准的药物治疗,改善了生活质量,延长了生存时间。
这是一次重要的尝试,也是极具意义的起步,罗晓亮多次组织参与疆内及全国的疑难病例讨论,分享心肌活检技术的应用经验和成果,并将诊断成功的病例整理成学术论文发表,为行业内的学术研究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资料。
除此之外,罗晓亮把患者日常救治工作做细做实,提升心脏病重症医疗质量,提高抢救成功率,加强疑难罕见病诊断能力。他曾主持科内危重患者全院多学科联合会诊,进一步做好暴发性心肌炎、心肌梗死后室间隔穿孔、经导管主动脉瓣置入术、左心室辅助装置植入术等手术的术后管理、并发症治疗和监护工作,提升心脏重症科的诊疗水平。
将先进理念及技术送往广大基层
罗晓亮授课中
援疆工作,最重要的是授人以渔,培养出一支带不走的医疗队。在救治工作之外,罗晓亮积极投身于教学工作,每周四进行科室内教学,并承担自治区人民医院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授课任务。
科研工作是目前科室的薄弱环节,罗晓亮积极指导科室同仁进行论文写作,一年中,他协助下级医师完成了8篇学术论文,其中4篇已被期刊接收。他还借助援疆后方的平台优势,积极推进自治区人民医院心脏及泛血管医学诊疗中心与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团队的科研合作,协助研究课题立项。
罗晓亮在吐鲁番开展健康科普讲座
下基层推广适宜技术
下基层教学查房
新疆地域辽阔,作为援疆专家,罗晓亮深知基层对规范化诊疗和先进诊疗技术的巨大需求。他积极参加各项基层服务工作,完成自治区卫生与健康适宜技术推广项目(基层医院心力衰竭规范化诊疗的应用与推广——和田地区、阿克苏地区两站);去协作医院(克拉玛依人民医院、阿克苏地区第一人民医院)开展学术讲座、义诊,将先进理念及技术带往基层医院。
面向基层的科普教育和健康义诊活动,罗晓亮也次次争先,吐鲁番市、克拉玛依市、石河子市、昌吉州、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阿克苏地区、喀什地区、和田地区……全疆各地州都留下了罗晓亮的身影。
“一年援疆路,一生援疆情”,回顾过去的一年,罗晓亮印象最深刻的,是巡边义诊和下基层调研途中所见的壮美风景,以及各民族同胞初见时那一张张质朴热烈的笑脸……他说,此次援疆的意义,就藏在这些惊鸿一瞥的美好瞬间里。
援疆任务有时间,援疆工作无期限。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签署了医疗人才柔性援疆小组团协议,罗晓亮也是团队中的一员,他希望在本轮援疆工作告一段落后,还有更多机会重新回到新疆这片热土,作为桥梁和纽带,继续为新疆医疗事业作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