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正文

新疆和静县4.6万亩孜然进入采收期

作者: 孜拉拉·阿不力孜 依力达尔·依明 王欣欣 余青    来源: 和静县融媒体中心    日期: 2024-07-08

  眼下,和静县4.6万亩孜然陆续成熟进入收获期,田间地头,农民正忙着采收孜然,一片喜人的丰收景象。

  7月3日,记者走进乌拉斯台农场的孜然地里,看到大片的孜然已经成熟,空气里香气弥漫。不远处,几名务工人员正忙碌着,孜然植株被连根拔起堆放两侧,等待收拢装车运往晾晒场进行晾晒、脱粒。

  乌拉斯台农场种植户董春霞说:“今年包了80亩地种的孜然,今天开始采收了,大概一天就能采收完,产量大概在50到60公斤左右。”

  据了解,和静县拥有丰富的光热资源、独特的地理和气候优势,使得孜然品质优、质量好,孜然籽粒饱满、色泽鲜艳。乌拉斯台农场不断优化种植结构,积极引导农户将孜然和玉米等农作物进行套种,“孜然+”种植模式让群众尝到了增收的甜头,也为农业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乌拉斯台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党委委员副总经理江建军表示,今年乌拉斯台种植了一万两千四百亩地,比去年增加了四千多亩地,今年的亩产茴香(孜然)在70到80公斤左右,相比其他的作物,小茴香的经济效益特别明显,所以种植户特别喜欢种植小茴香。在茴香采收期间公司积极组织、协调务工人员,帮助他们采收小茴香,关于晾晒场地,今年冠农棉业的扎花厂将80余亩地拿出来,让老百姓晾晒小茴香,通过以上种种措施,对种植户提高经济效益也起到一定的作用。

  近年来,和静县积极调整农业产业种植结构,实现由过去单一的传统种植模式向多元化特色农业种植模式的转型升级,有效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增加单位面积产量,让种植户在有限的土地上一地生多“金”,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成为群众增收致富的“钱袋子”。

 

[信息发布]
01007032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1301760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