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路走来很坎坷不易,自己淋过雨,就想帮别人撑一把伞。希望用我的微小付出,能让身处困境的学子看到前行的希望。”6月29日,说起爱心助学的初衷时谢峰如是说。
61岁的谢峰当过教师、报社编辑,现在是库尔勒市文联副主席、作协主席。多年来,改变的是身份,不变的是他传递爱心、传播希望、传承文明的衷心。
热心助学30年 帮助10余名困难学子
还在读书的时候,谢峰和弟弟、妹妹得益于热心人的资助完成了学业,之后谢峰努力学习考上大学,当上人民教师。他说,这一路走来十分艰辛,如今回头看,要感谢不轻言放弃的自己,更要感谢一路走来帮助过自己的爱心人士,是他们在他心里种下了帮助别人的种子。
谢峰记得他帮助过的第一名学生是一位男孩。1982年,19岁的谢峰在和静县上游公社阿日勒村学校担任三年级班主任,学生胡彦波的成绩下降引起了他的注意。
“胡彦波那段时间情绪很不稳定,我就想去他家里看看,去了以后才知道他家亲戚多而且家庭比较困难。”谢峰说,正是这次家访,深深触动了他的内心,他便毫不犹豫地承担起胡彦波的学费。
除了资金上的帮助,谢峰还很关注胡彦波的精神和心理状态。当时也不过20岁的谢峰,化身“知心大哥哥”,经常安慰和开导胡彦波,在他的帮助下,胡彦波的学习和生活逐步步入正轨。从那时起,谢峰的爱心助学之路就开启了。
从事教育工作近30年,谢峰爱心助学的行动从未间断过,他以校为家,开小四轮拖拉机,将自己家里的土砖拉来为学校盖宿舍、火墙。冬季把家里的煤炭拿到教室给学生烤火。任教30年陆续资助汉、维、蒙等各民族学生10余名。他把每一名学生都当成自己的孩子,倾尽全力帮助孩子们完成学业、点亮孩子们的求学梦。
受资助学生圆梦大学 立志回报社会
“考了538分,好丫头考上新疆医科大学啦。”每次说起“好丫头”,谢峰都感到无比骄傲和自豪。而被他称为“好丫头”的女孩,正是库尔勒市第三中学2021届毕业生张燕萍。从张燕萍上初二年级开始,谢峰就给予她生活上的帮助,为她创造更好的学习生活条件。“初三和高中,我的吃、住、学等费用全部免了,感谢各位老师对我的关爱和照顾。”张燕萍说。
张燕萍和谢峰不是父女,却胜似父女。在张燕萍的求学之路上,谢峰还召集身边的爱心人士为张燕萍进行捐资助学。谢峰说:“巴州的好心人尽心尽力帮助张燕萍。每一位好心人都是平凡的普通人,他们希望用爱心温暖这个孩子,让她幸福快乐地学习和生活。”
如今,张燕萍研究生已经毕业,“我吃过百家饭、穿过百家衣,巴州好心人让我懂得了做一个有爱心的人,今后我会努力为更多人服务。”张燕萍说。
多年来,谢峰在教书育人和文学的道路上始终坚守初心、使命。复旦大学、中央民族大学、新疆大学……他资助的学生中,不乏考取重点大学的学生,他的大爱和无私感染了身边的每一名学生,他被学生们亲切地称为“谢爸爸”。
谈起自己公益助学的初衷,谢峰说:“我们的世界充满阳光,帮助那些经济上有困难的学子,让他们感受到来自社会的关爱和温暖,发自内心地去努力,成为一个积极向上的人,长大后能为社会发展作出贡献。”
一个好人影响一群人 “好人效应”托起梦想
“这位朴实的教师用一名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信念,默默地支持毫无血缘关系的学生上学,托起了爱的命运之舟。”2021年,巴音郭楞日报报道了谢峰捐资助学的事迹,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微信公众号、朋友圈转载几近刷屏,大家纷纷为“谢爸爸”谢峰点赞。
平凡人的道德微光能照亮文明之路,多年教育工作汇聚的大爱一直被延续。2022年谢峰被评为第五届库尔勒市“助人为乐”道德模范,这束微光点亮了社会良善的光芒。同年,谢峰担任库尔勒市作家协会主席,他也全身心投入到库尔勒市文化事业发展中,将教育工作坚守的爱心和初心延续到文化事业工作中。
期间,他组织开展了一系列“文化进校园”“作家进校园”活动,带领库尔勒市作家协会与库尔勒聆壹阁书店、翰林书店、文轩书店等分别签订文化合作协议,用丰富多彩的特色文化活动激活了群众文化生活的一潭“春水”,走出了一条文化发展的新路子。
巴州老年书画协会主席韦忠义说:“在文学事业上,谢峰很积极,他关注时代、关注社会,心中有着强烈的家国情怀,不断传递正能量和社会的真善美。他炽热的文学情怀,如同一盏不灭的灯塔,照亮了夜空,也照亮了人心。”
谢峰用数十年如一日的付出和坚守,诠释了共产党员的初心使命和人民教师的责任担当,为教育和文化事业注入了奋进力量。“其实我所做的每一件都是小事,如果一直有可能,我还会一直坚持下去。今后要继续通过自己的行动,带动更多身边人向上向善向美。”谢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