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祖国西北边陲巴克图口岸附近,有一对夫妇牛士军和妻子陈新丽,30多年来,他们用自己的方式默默支持着驻地边防官兵,送去贴心的关怀帮助,被官兵们亲切地称为“牛哥、牛嫂”,成为人们口中的拥军模范。
1991年,牛士军在巴克图口岸开了一家商店,为过往的行人提供便利。附近的边防战士有时会拿着因训练而磨损的衣服找到牛士军的妻子陈新丽,请求帮忙缝补。她毫不犹豫地答应他们的请求,义务为战士们缝补衣物,还经常为战士的家属提供住宿之地。久而久之,牛士军和陈新丽成了边防官兵心中的亲人,官兵们都亲热地称呼他们“牛哥、牛嫂”。
每年的“八一”建军节,牛士军都会提前准备好慰问品,亲自送到官兵手中,他深知,这些远离家乡的官兵们最渴望的就是家人的关怀和温暖,因此,他总是尽己所能,为他们送去节日的祝福。
在官兵们心中,牛哥、牛嫂不仅是一对热心肠的夫妇,更是值得他们信任的朋友和亲人。每当遇到困难时,他们总会第一时间想到牛哥、牛嫂,而牛士军和陈新丽也总是不遗余力为他们提供帮助和支持。
多年前,牛士军就开始在边境线担任义务信息员。他熟悉地形,了解当地的风土人情,经常为边防部队提供重要的线索和帮助,用自己的行动,助力守护边境线的安宁和稳定。
巴克图口岸位于边境地区,由于地理位置偏远,官兵们收寄包裹成了一件困难的事。牛士军了解到官兵们收寄包裹十分不便的情况后,决定站出来帮忙,从此,他便成了一名义务邮递员。他每周都不辞辛苦地前往邮局领取官兵们的包裹,按照清单一一核对并分类,然后将这些包裹送到官兵手中。有时,为了将包裹及时送达,他不得不早出晚归,经常牺牲自己的休息时间。但每次看到官兵们收到包裹后喜悦的表情,牛士军就觉得自己的付出是值得的。
牛士军夫妇与官兵们结下了深厚的情谊,他们深知,士兵退役后,不仅意味着军旅生涯的结束,更代表着他们即将踏上新的征程。因此,每当士兵退役离别之际,牛士军夫妇都会提前忙碌一番,为即将离开的老兵们准备一顿特别的饺子宴。他们精选食材,精心制作,每一个饺子都包裹着满满的祝福。在饺子的香气中,老兵们围坐在一起,共同回忆军营中的点点滴滴。他们谈论着曾经的训练、比赛和生活中的趣事,也分享着对未来的憧憬和期待。而牛士军和妻子则在一旁默默地倾听着,不时地为老兵们添菜倒水,让这顿饺子宴充满了家的味道和温暖。
饺子宴结束后,老兵们要和大家分别了,他们纷纷向牛士军夫妇道别,感谢他们一直以来的支持和关心。牛士军和妻子紧紧地握住老兵们的手,祝愿他们在未来的日子里一切顺利、平安幸福。
2002年的夏天,一位年轻的士兵小张和妻子来到牛士军的商店,两人面带难色,向他们道出了面临的困难,他们的孩子刚刚满一岁,正是断奶的时候,而他们的父母又远在千里之外,无法前来帮忙照顾。看着两人焦急又无助的样子,牛士军夫妇毫不犹豫地伸出了援手,告诉他们自己一定会尽全力照顾好孩子,让他们安心工作。牛士军笑着对两人说:“刚好,我们家的孩子也快一岁了,两个孩子年龄差不多,可以做个伴,你们放心吧。”
小张夫妇感激不已,他们知道牛哥、牛嫂的善良和热心,于是放心地将孩子托付给了牛士军夫妇。接下来的日子里,两个孩子在牛士军夫妇的细心照料下快乐地成长。
30多年来,牛士军和妻子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着对祖国的热爱和对边防官兵的深厚情谊,他们的善举不仅温暖了官兵们的心,也带动着更多人加入到拥军行列中来。
如今,牛士军已经年过半百,但他的拥军之心却从未改变。他表示,将继续坚守在口岸的商店里,为边防官兵提供更多的帮助和支持。“只要我还能动一天,我就会继续为边防官兵服务一天,因为在我心中,他们是最可爱的人。”牛士军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