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正文

能源安全新战略|电力丝路构建能源输送新格局

作者: 柳格格    来源: 国网新疆电力    日期: 2024-06-15

  电力新丝路,银线架通途。从新疆出发,一条条由铁塔和银线构筑起的钢铁经脉,穿过气势磅礴的巍巍天山,途经茫茫戈壁,跨越浩荡山河,将源源不断的电能输送到千里之外的寻常百姓家。

  作为关系国家能源安全和国计民生的驻疆央企,10年来,国网新疆电力深入践行“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主动担任推动新疆清洁能源发展和转型的“排头兵”,建成“内供四环网、外送四通道”的主网架,促进新疆能源资源的有效利用和输送,在保障全国能源安全可靠供应、推动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助力实现“双碳”目标中发挥了积极作用,也为中国的能源结构优化、可持续发展和区域电网互联提供了重要支持。

  架起空中“电力丝路”

  6月6日,在距离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库尔勒市46公里处的戈壁荒漠中,巴州—铁干里克—若羌750千伏输变电工程的1L084塔位施工人员正在紧张忙碌开展耐张塔断紧线施工任务,该工程已进入全线贯通最后冲刺阶段。建成后,巴州将形成“北接南延西连东送”的750千伏枢纽型骨干电网格局,有力支撑新疆电网第三交流外送通道的建设。

  新疆拥有丰富的能源资源,本地消纳能力有限。长期以来新疆的能源资源难以变成更多的真金白银。建设超特高压电网实现“疆电外送”,是将新疆本地的宝贵资源进行合理转化的必由之路。

  新疆电网的骨架越发强壮,能源资源配置能力不断提升。国网新疆电力立足新疆发展定位和能源资源优势,持续优化电网布局,统筹协调推进各级电网建设。

  2010年11月,新疆750千伏电网与西北电网联网第一通道建成投运,结束了新疆电网孤网运行的历史。

  2013年6月,新疆与西北主网联网750千伏第二通道建成投运,使得疆电外送能力提升300万千瓦。

  2020年10月,阿勒泰—准北750千伏输电线路工程投运,750千伏主网架覆盖所有地州。

  2014年1月,哈密南—郑州±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建成投运。2019年9月,昌吉—古泉±11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投运,疆电外送第四通道建成。2023年8月,哈密—重庆±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开工建设,建成后将成为疆电外送第五条通道。

  “十四五”期间,新疆电网规划投资将超过1100亿元,较“十三五”增长55%。预计到2025年,新疆将建成3条特高压直流外送工程。疆内750千伏主网架进一步向北、向南延伸,“十四五”末形成“内供七环网、外送六通道”的主网架格局,为新疆能源优势转换为经济优势提供强大动能。

  疆电走进千家万户

  6月3日19时,吉泉直流输送功率年内首次提升至1000万千瓦,相较于2023年提前27天。

  今年入夏以来,华东地区受连续高温影响,用电量大幅增长,电网也即将进入迎峰度夏保供电的重要阶段,国家电网公司坚持全国“一盘棋”,充分发挥大电网资源配置作用,逐步提升吉泉直流输送功率,将新疆丰富的煤电及风电、光伏、太阳能等清洁能源打捆外送,最大程度缓解华东地区电力保供紧张局面。

  “入夏以来,随着全国电网即将进入迎峰度夏阶段,昌吉换流站根据对侧实际用电需求,逐步调增输送功率,目前输送功率已提升至1000万千瓦,日输送电量可达2.17亿千瓦时,新疆丰富的电力能正源源不断地输送至华东地区,进一步满足华东地区的用电需求。”昌吉换流站党支部书记高新龙说。

  从2010年开始,新疆先后建成“两交两直”四条疆电外送通道,随着特高压纵横神州,东到上海、北至北京、南达广东,疆电的抵达区域也从最初的7个省份拓展到如今的20个省份,电力保供辐射圈越来越广阔。

  2023年8月,我国华东地区受连续高温影响,用电量大幅增长,为保障华东地区电力可靠供应,公司先后两次调增吉泉直流外送负荷至满负荷运行,将新疆丰富的煤电及风电、光伏、太阳能等清洁能源打捆外送,日输送电量最高达2.419亿千瓦时,创输送功率之最,最大程度缓解华东地区电力保供紧张局面。

  目前,疆电外送能力已达到2500万千瓦。外送电量从2010年的3亿千瓦时迅速扩大至2023年的1262亿千瓦时。截至2024年4月底,新疆累计外送电量达到7792亿千瓦时,可供全国14亿人使用242天。

  灿灿如星烛,灯火照万家。从大漠长河到茫茫草原,从农村乡镇到现代都市,从大美新疆到美丽中国,疆电外送“大动脉”从蓝图走向现实,让古道变成通途,所经之处华灯璀璨,为这片热土注入了强大的生机与活力。

  “绿电”出疆惠及四方

  电力是能源绿色低碳转型的载体,电网是保障能源安全的平台。“疆电外送”规模的不断扩大,拉动了清洁能源装机的快速增长,新疆的能源利用转型正在提速。

  鸟瞰新疆,戈壁、荒滩、沙漠,一座座风机随风转动,一排排光伏逐日而舞,一条条银线飞架南北,新疆正向“新”而行,阔步走在绿色发展的康庄大道上。

  “作为‘疆电外送’的通道之一,吉泉直流为中东部地区的电力供给和大气污染防治作出了重要贡献,同时也有力推动新疆能源结构转型,带动新疆煤电、风电等产业的发展。”±1100千伏昌吉换流站站长王鸿说。

  戈壁荒滩,有人“逐日”,有人“追风”。在电网的强力支撑下,新疆能源绿色发展底色更足。作为国家规划建设的大型清洁能源基地,新疆立足“风光”优势,加快风能、太阳能开发利用。

  近年来,新疆“风光”产业快速扩容、装机量不断攀升,新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迈出新步伐。特别在2023年,新疆新能源发展实现超高速发展,全年新增新能源并网2251万千瓦,超过去8年的并网总和。新疆累计新能源装机连续突破5000万千瓦、6000万千瓦大关,达到6446万千瓦,利用率96%,实现增量稳率,国网新疆电力也成为国家电网公司首家完成国家首批沙戈荒项目全部并网的单位。

  作为国家“西电东送”重要基地之一,新疆通过加大疆电外送月度、多日交易组织力度,缩短交易周期,提高交易频次,尽最大可能增加电量外送,让更多电能惠及全国。

  在实施疆电外送过程中,国网新疆电力积极打造“绿色名片”。在杭州第十九届亚运会、杭州第四届亚残运会绿电总交易电量3.94亿千瓦时中,新疆绿电交易电量1.7亿千瓦时,占总交易电量的43%,成为杭州亚运会、亚残运会绿电供应量最大的省份。

  

[信息发布]
01007032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130163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