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温泉县人民医院工作快一年了,让我深刻体会到了‘家国情怀’的意义,今年我将继续苦干实干,推动医疗工作助力援疆事业,践行医者初心,画好民族团结的‘同心圆’。”温泉县人民医院骨外科副主任、湖北援疆医生尧浩日前接受记者采访时感慨地说。
今年38岁的尧浩,来自湖北省宜昌市中心人民医院(三峡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是一名骨外科的主治医师。2023年7月初,他带着对大美新疆的憧憬和援疆的职责使命,从湖北宜昌出发,随湖北省第九批援疆团队来到了温泉县人民医院,开展为期一年半的对口援助工作。他凭着一腔矢志不渝的初心和信念,把对当地人民的热情熔铸在工作中,用自己的医术和爱心,在平凡的岗位上干出了不平凡的业绩。
鄂温情深,双向奔赴
初到温泉县人民医院,在见面会上,尧浩作为代表发言:“来新疆温泉,就像回家,这次援疆经历对我而言,是一种幸运,是一段双向成就的机会,也是一段双向奔赴的鄂温情。”援疆期间,尧浩用自己的行动践行着这份承诺,用心用情对待当地患者,兢兢业业履行医者职责。
2023年7月13日23时左右,尧浩正准备休息,接到同事电话,得知急诊来了一位右侧尺桡骨开放性损伤双骨折的患者,尧浩急忙赶到医院了解患者情况,男孩右侧尺桡骨骨折,骨折尖端刺破软组织、皮肤,伤口流血不止,前臂畸形明显,活动受限。经过诊断,尧浩立即通知手术室准备,对患者进行急诊手术,稳定住了患者病情。出院那天,这位哈萨克族小男孩动情地对尧浩说:“叔叔,谢谢你帮我手术,这份感情,比对面的山还高。”半年后,小男孩再次来到外科门诊,找尧浩看非骨科专业疾病,尧浩热情地向男孩及家属推荐了其他专业的援疆医生,帮助他们一家解决了就医难题。
医者仁心,术业专攻。尧浩告诉记者,自己虽是骨外科专家,但主要擅长创伤、关节、骨病与骨肿瘤相关疾病,在其他骨科专业方面还有弱项和不足,日常工作中遇到难题,他会为患者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不仅与当地医务人员交流合作,也常常请教后方原医院的专家,组织多学科会诊,远程诊疗,共同提高医疗水平和服务质量。
“当医生,就如《论语》里所讲,‘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必须实事求是,专业化,精准化,有温度地对待每一位病人。”尧浩说。
学科引领,传道授业
发挥传帮带作用,为当地培养骨科医疗人才,是尧浩此番援疆的重要职责使命。温泉县地处祖国西北,受当地气候条件、饮食习惯、放牧劳作等因素影响,这里的关节炎、骨病、骨伤等疾病多发,为减轻病患痛苦,优化疾病治疗方案,他经常奔走在县医院各个病区、医院讲堂、基层卫生院,尽心尽力问诊治病、手术。将自己掌握的医学知识及业务技能倾囊相授。
在科室内,尧浩每天带着同事及科室内骨干医生开展查房、疑难危重病例讨论等工作,指导临床诊断与治疗。通过一个个临床病例,指导他们具体疾病的诊疗规范。除门诊时间外,几乎每天一小讲,每周一大讲。
心系牧区,守护健康
温泉县哈日布呼镇阿尔夏提村距离镇区北约22公里,是距离温泉县城最远的一个村子,海拔1620米,全村人口不到700人。因为交通闭塞,牧民出行不便,加之处于农忙时节,很多牧民生病也顾不上进医院。
为了牧民能获得及时治疗,尧浩作为温泉县援疆医疗队的副队长,和10余名援疆医生走进阿尔夏提村,义务为牧民进行巡诊,向牧民宣讲常见疾病的预防和治疗知识,为牧民群众上门服务。
尧浩告诉记者,近年来,湖北援疆医生都会坚持深入偏远牧区为群众诊疗,“看病找湖北援疆医生”在当地已深入人心,一些牧民甚至有了“湖北情结”。
自2023年7月以来,包括尧浩在内的10位湖北第九批援疆医生来到新疆温泉县,他们用精湛的医术为患者祛除病痛,让先进诊疗理念和技术落地生根,用湖北白衣天使的圣手仁心,不断创新,不断精进,撑起当地各族人民群众的健康“保护伞”。
迎难而上,久久为功
近一年来,尧浩累计抢救危重病人60余次,2024年4月23日,一名8岁男孩左侧尺桡骨双骨折,尧浩为其成功实施闭合复位+克氏针预制弯度髓内固定手术,这是该院首次尝试此手术,填补了儿童创伤骨科的技术空白,也标志着温泉县人民医院在儿童骨科微创手术治疗方面又迈上一个新台阶。
骨科医生辛苦,手术耗时耗力,有时候需要穿沉重的铅衣,密不透气,每当手术结束,脱下沉重的手术衣时,尧浩的工作服也早已湿透,但尧浩总是笑称:“这都是值得的!”
2023年,因出色的工作,尧浩被医院评为先进工作者。他常说,能有机会参与援疆工作,不仅是一种历练,一次蜕变,也是一种反哺。
谈及自己的援疆经历,尧浩说:“我们来援疆,就是要给当地居民带来高质量的医疗服务,帮当地医院提高诊疗水平,工作中有困难、有挑战是正常现象,但是我们要迎难而上,久久为功,不断攻克难题,这是我们来到这里的意义。希望通过不断造血式帮扶,争取来时‘一片绿叶’、归后‘百花怒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