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叶城县各乡镇积极探索发展高效农业,因地制宜,发展玉米套种小茴香等特色种植产业,努力提高土地利用率,拓展农业增效空间,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为乡村振兴注入新活力。
在叶城县河园镇霍依拉坎特村,成片的玉米地里一行行成熟的小茴香随风舞动,散发出浓郁迷人的香气。种植户正抢抓时机,进行小茴香采收、摊晒等工作,呈现出一派丰收喜人的景象。
小茴香属喜冷凉性气候的草本植物,根系浅,具有成本低、省劳力、易管理、收入高等特点。茴香籽粒可做香料,又能入药。种植户在种植过程中只需种子成本,无需其他投入,且间苗、除草等管理非常方便,也不影响其他作物生长。套种小茴香能有效提高土地利用率和经济效益,拓宽群众致富渠道,提高抗风险能力。
村民 阿米娜•克派克说:“今年是第一次种茴香,我在玉米地套种的,目前茴香籽粒饱满,预计亩产在50公斤以上,现在茴香价格是40块钱每公斤,每亩能够增收2000元以上。”
为确保村民茴香摊晒工作顺利进行,霍依拉坎特村发挥村级阵地为民便民功能,全面开放村级场所,让农民身边多了一个茴香“晒场”,并积极动员党员干部参与到农民的晾晒作业中。
村民热比亚•吐拉说:“工作队和村委会不仅在种植技术方面给我们提供了帮助,在收茴香的时候又帮我们联系了晾晒的地方,真的感谢他们。”
今年以来,霍依拉坎特村因地制宜、合理利用土地资源,持续推进农业提质增效,在巩固主导优势产业的基础上,通过玉米套种小茴香,提高土地利用率,拓展农业增效空间,实现“一地多种、一地多收”,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助力农业高质量发展。
河园镇霍依拉坎特村村委会副主任肉孜麦提•麦合木提表示,村委会将积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创新种植模式,走特色农业发展之路,继续引导村民种植茴香、豇豆、洋葱等特色农作物,优化特色产业布局,着力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为乡村振兴、共同富裕铺就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