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正文

国网新疆电力:多维度保障电力供应 助力新疆东环主网提档升级

作者: 陈瑶 段超 李翔    来源: 国网新疆电力    日期: 2024-06-07

  迎峰度夏即将到来之际,国网新疆电力有限公司闻“峰”而动,超前谋划、科学部署,坚决扛牢电力保供首要责任,优化主网架结构,持续挖潜扩能,以保内供、强外送的疆电力量坚决守住大电网安全生命线和民生用电底线。

  当前,新疆正处于高质量建设“八大产业集群”、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关键时期,国网新疆电力公司聚焦国家电网高质量发展在新疆的落地实践,多维度保障电力供应,助力新疆以更大力度把现代能源经济这篇文章做好做优。

  在乌鲁木齐甘泉堡经济技术开发区以东的戈壁上,数座巍峨的铁塔在阳光下闪闪发光。5月24日21时30分,随着五家渠750千伏变电站至五彩湾750千伏变电站750千伏渠彩二线合环试验成功,在历时38天施工后,成功送电。与750千伏甘泉堡变电站同时并入环网成为东环网,至此,天山东环网主网新纳入两个750千伏变电站,完成“提档升级”,为构建新型电力系统提供强劲电力引擎。

  天山东环网迎来“新成员”

  近年来,新疆持续完善疆内电网骨干网架,加快各级电网建设,已建成覆盖全疆各地州市的“内供四环网”750千伏主网架格局。其中,东环网是“内供四环网”的重要组成部分。

  想将“新成员”纳入主网并非容易之举,不仅需要完成多项高风险、高难度施工,还需要输电线路与变电站施工协同配合。作为疆电建设“主力军”,新疆送变电公司高度重视,领导班子成员深入一线、靠前指挥、督导督战。

  “我们要高效完成五家渠变电站的改造施工,还要对乌渠二线进行破口施工,以及乌彩一线与乌渠二线跨越改造施工,输、变电单位要加强协同沟通,细化施工风险管控,全力以赴保障施工任务安全高效完成。”新疆送变电公司执行董事、党委书记李亚在现场指导工作时表示。

  本次改扩建为750千伏五家渠变电站新增3组GIS断路器同时接入两条通往甘泉堡变和五彩湾变的双回750千伏线路,至五彩湾出线间隔新增1组300兆乏高压电抗器,提升变电站的运行可靠性。本次工程作业风险高,作业面多而广,涉及三级风险作业8项,共计144个GIS安装单元、282个对接面、61个气室,施工工作量极大。施工现场,沙尘、雨水等天气频繁,导致现场有效作业时间被严重压缩,项目部组建“党员突击队”,以“党建+基建”助力施工建设“加速度”。

  “我们抽调作业人员,同时精心细化作业工序、统筹安排作业计划,以三班倒模式合理调配施工人员作业时间,同时配置大功率真空机24小时工作,确保高效机械化施工。”项目经理孔文介绍。

  改建后的五家渠站将乌北至五彩湾750千伏线路由乌北侧改接入五家渠侧,同时通过新建部分线路将同塔双回路改为两个单回路,彻底解决线路同塔故障对东环网断面送电能力的制约问题,有利于提升系统安全稳定运行能力。

  最复杂750千伏线路改造作业

  变电施工紧锣密鼓,输电施工也一刻不敢松懈。本次乌北—五家渠Ⅰ、Ⅱ回、乌北—五彩湾Ⅰ、Ⅱ回四条输电线路改造是目前新疆750千伏线路中最复杂的改造施工工作。

  施工期间,通过对乌渠双线、乌彩双线轮停方式,逐步完成线路梳理改造作业,涉及线路拆旧、线路破口、跨越等复杂施工。 施工项目部同业主、监理、运维单位多次对作业现场进行勘察,通过采用机械化施工、配合停电等措施,降低作业风险。同时成立由各专业骨干组成的“专项检查小组”,督查重点节点施工,并利用简易沙盘模拟施工,更直观、更形象的方式向作业人员进行作业内容、危险点及预控措施的交底,保障了施工进度和质量“双安全”。

  渠彩Ⅰ线是原东环网的重要组成线路,施工期间,保障线路不受跨越影响,是保障疆电外送通道安全的重中之重。施工前,施工项目负责人多次组织方案讨论并进行优化,通过给线路安装“保护套管”的创新工艺,节省了作业时间,还有效保障了线路安全。该工艺也是首次在新疆750千伏线路上应用。

   “我们通过给被跨越线路安装跨越封网用的环氧树脂保护套管,让被跨越线路具备相应的抗冲击性,起到等同于封网兜底的作用,这样一来,即节约了传统搭设跨越架封网的时间,又满足了跨越所需的安全措施,极大的提升了施工进度和安全系数。”施工项目总工李翔介绍。

  随着左相导线最后一个间隔棒安装完成,甘泉堡750千伏线路工程停电破口改造施工圆满结束,甘泉堡变与五家渠变在渠彩Ⅱ线线路的链接下“手拉手”并入东环主网。

  据悉,甘泉堡依托新材料及新能源产业基地的优势成为新疆自贸试验区乌鲁木齐片区中的重要功能区块。为高效支撑自治区新能源产业发展的电力需求,国网新疆电力对东环主网现有网架升级。 升级后的东环主网,对内可进一步为自治区新能源产业提供电动力,对外可以为外送通道增添有力支撑。

  双线同停  精益运维

  5月13日至23日,为配合750千伏彩乌二线改接至750千伏五家渠变工作任务,750千伏乌彩二线、彩渠一线实行双线同停,此次同停两条线路是疆内主环网及外送通道的重要电力支撑线路,国网新疆电力压紧压实责任,抓细抓实安全工作,服务全国电力保供大局。

  新疆作为国家“西电东送”战略的重要送端,公司在保障疆内电量安全运行的同时,不断提升疆电外送可靠性,保障华北、华东地区电力,持续发挥疆电支援全国电力供应保障的积极作用。

  按照国网新疆电力统一部署,新疆送变电公司提前筹划、周密部署,发挥“数智”化运维优势,以精益运维模式积极开展同停期间保电工作,高效保障了同停期间的电网安全运行。

  为做好同停期间电力保障工作,国网新疆电力成立由主要负责人任组长的保电领导小组和多个部门、单位组成的保电工作小组,针对750千伏乌彩二线、彩渠一线同停期间制定了安全风险管控和设备运维保证方案。

  结合春检工作,提前对本次保电12条线路,其中2条特级保障线路,10条一级保障线路开展“扫描式”监控和排查。统筹各部门、基层单位推进各项前期工作,认真梳理线路设备的薄弱环节,加强对重要设备的巡视检查,及时消除安全隐患,主动出击打好电力保供“准备仗”。

  “无人机,起飞!”5月19日,保电进入关键期,新疆送变电乌鲁木齐运检分公司运维人员利用“人工+无人机+在线监测”互补模式,对750千伏木塘一线进行红外测温、交跨测量等带电检测工作。全方位、多角度的巡查,这是此次双线同停保电期间,运维人员工作的一个缩影。

  “保电期间,我们对特级保障线路,利用‘立体巡检’方式开展全廊道巡视,对每基杆塔进行无死角体检,对一级保障线路,运用‘人机协同’方式开展差异化特巡,每天不少于 2次,通过加强重点线路、重点设备的巡视力度,确保现场可控、能控、在控。”新疆送变电乌鲁木齐运检分公司经理陈先勇介绍。

  无人机的高空视角和灵活性,能够更加准确地发现线路上的隐患和异常情况,同时,可视化技术的应用也大大提高了线路监控的效率和准确性。该公司深化“立体巡检+集中监控”运维模式,通过智能化的监测设备和系统,对此次保电线路进行实时监测和预警,根据保电要求,密切跟踪天气和线路情况,提前做好应急抢修人员、车辆、备品备件等人员和物资准备。安全监察人员利用“现场+远程监控”方式安排专业岗位24小时值班,全方位、立体化掌握电网的运行状态,科学编制事故预案,确保突发状况下电力供应坚强可靠。

  国网新疆电力采用“立体巡检+集中监控”运维模式推动电网智能高效运维,通过电网生产管控中心、航巡中心、应急保障中心建立“立体防护体系”,高效支撑疆电超、特高压线路重要输电通道稳定运维,全面提升了超、特高压电网线路的运维管控水平,守住了“大电网的安全生命线”。目前,该公司已从多方面着手,积极备战迎峰度夏保供攻坚战。

  

[信息发布]
01007032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1301592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