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木萨尔县泉子街镇党委立足人大代表来自群众、根植群众、联系群众的优势,认真学习贯彻落实自治区党委十届十一次全会精神,围绕有形有感有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切实发挥人大代表在推进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落实“十百千万”行动计划,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方面带头作用,引导各族人民牢固树立“五个认同”、“四个与共”的共同理念。
致富不忘桑梓 真情回馈社会
“作为一名人大代表,既要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方面用心用力,也要关心社会民生事业发展努力为增进民生福祉建言献策。” 州人大代表卡巴斯说。
卡巴斯始终密切联系群众,积极参与各级人大组织的各项会议和活动,他充分发挥表率作用,积极履职尽责,把全部心血倾注到民族团结事业之中,彰显了新时代人大代表的责任与担当。他认真学习党和国家的民族政策、宗教政策、法律法规,坚持不懈为群众办好事、做实事,用一片真心努力浇灌民族团结之花,他的辛勤付出受到了各族群众的一致好评。
带领群众发展特色养殖产业只是卡巴斯充分发挥人大代表示范带动作用的一个缩影。自当选人大代表以来,卡巴斯时刻关注民生民情,积极为民办实事,一心一意带领群众闯富路、谋发展,用实际行动展现了一名人大代表的风采。
卡巴斯说:“作为一个人大代表,我要履职尽责,多帮群众办实事,今后动员更多的村民发展好养殖产业,扩大养殖规模,推动濑旺产业兴旺,为乡村振兴做出一份贡献。”
开展示范引领 让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深入人心
泉子街镇由“汉、回、哈、维、蒙”等5个民族组成。如何让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各族群众心中生根发芽,为民族团结进步保驾护航,成为了广大代表思考最多的问题。每当逢年过节,大家总会欢聚一堂,包饺子、包粽子、吃馓子,吃月饼、相互尊重、和谐相处。机关干部们也会相互展示自己本民族的文化和才艺,共同学习中华传统经典,相互激励、学好讲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
“火车跑得快,全凭车头带。”泉子街镇党委不仅在“民族团结一家亲”和民族团结联谊活动中提出具体要求,还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各级示范区(单位)创建工作融入各级人大代表的履职过程中,依靠人大代表发挥示范引领作用,不断推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深入人心。
“我经常告诉孩子们,各民族文化是中华文化的一部分,既要了解本民族文化,更要学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而学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就是打开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大门的关键。”这是一心扑在民族团结宣传引导工作上的人大代表高建铭,正在用自己的行动,影响着下一代。
全镇机关干部在大家庭民族团结氛围的熏陶下,都主动当起了“民族团结的宣传员”。团结带领各民族同事,互帮互助互学,让民族团结的种子,在这个大家庭里不断生根发芽,结出硕果。
书同文语同音 持续巩固民族团结创建成果
文化认同是最深层次的认同。学习、掌握和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则是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基础条件之一。
“语言相通、交流才更畅通,心与心的距离才能更近。学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不仅能掌握更多的科学文化知识还能扩宽就业渠道,让乡亲们走上致富增收的道路。”人大代表、泉子街镇太平村党支部书记吾斯曼说“口袋鼓囊囊、精神也要亮堂堂”。为进一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村里建起了镇史馆,并在馆内创新性地打造了“小型党建综合体”,将“党小组活动中心、村民小组议事中心、乡贤宣讲中心”融为一体,以党支部为主体,推行“党建引领、党员带头、乡贤出力、群众参与”的模式,引领全村的全面振兴。
吾斯曼说:“自镇史馆建成以来,吸引了周边乡镇(村)的各族干部群众前来参观交流。”通过学习、宣讲、选树先进典型等一系列有效措施,太平村形成了人人“讲团结、讲稳定、讲发展,为民族团结作贡献”的浓厚氛围,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这里成为共识。
石榴花开红艳艳,籽籽同心向未来。如今已成为“县级民族团结示范村”的泉子街镇太平村和“自治区民族团结先进个人”的卡巴斯,正积极践行“民族团结从我做起”,向新的目标——创建全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州奋力进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