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正文

设计院丨科技赋能 为独库公路保畅提供高质量服务

作者:    来源: 新疆交投集团融媒体中心    日期: 2024-06-05

  独库公路,北起“油城”独山子,南至“龟兹古国”库车市,全长561公里,这里一日看四季,五里不同景、十里不同天,被网友称为“中国最美公路”“自驾天堂”。为保障独库公路的通畅运行,摸清长期困扰独库公路通行的泥石流、滑坡、雪害等自然灾害发育规律,提出针对性防控策略,多年来,新疆交通设计院科研工作者秉承独库公路筑路先辈艰苦奋斗、创新求实的精神,扎根新疆大地,深入冰川雪岭,致力于天山复杂气候及地质条件下公路工程科学研究,为独库公路的季节性畅通运营、游客的出行安全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撑。

  精准“把脉”,全力抓好地质灾害隐患监测预警

  独库公路穿越天山山脉和多个自然地带,地质构造活跃,海拔高低悬殊,山区地形陡峻,寒冻风化严重,其廊道山高谷深、水系发达、冰川分布广泛,泥石流、山体滑坡、崩塌等地质灾害易发,号称“公路地质灾害博物馆”。2022年7月19日,独库公路毛溜沟段因暴雨天气突发泥石流,导致部分路段交通阻断。新疆交通设计院迅速反应,第一时间抽调地质灾害、测绘、路基、桥涵等专业技术力量,前往应急抢险现场为抢险救灾及灾毁路段恢复重建提供技术服务。为进一步做好独库公路地质灾害多发路段安全监测预警工作,2022年10月,新疆交通设计院联合奎屯公路管理局开展《独库公路地质灾害安全监测预警系统项目》,通过“北斗+”空-天-地一体化灾害安全监测预警技术对独库公路通车运营安全风险较大的K652+175-K652+460段路基滑坡灾害点开展灾害隐患监测预警。2023年9月,新疆交通设计院立项并开展《新疆山区交通廊道重大地质灾害智能监测预警技术与集成示范研究项目》,在独库公路K645+205段进行泥石流灾害监测预警,建成以独库公路为主体的“新疆公路地质灾害综合管理平台”,形成信息精准、反馈及时、动态有效的地质灾害风险预警防控体系。

  截至目前,独库公路相关路段地质灾害监测站已成功预警滑坡灾害10次,泥石流灾害2次,并在预警信息发布同时,对监测数据进行比对分析,预测发展趋势,配合属地公路管理部门开展现场核查、巡查,加强对宏观变形迹象监测分析,为独库公路季节性安全畅通运营提供坚实的专业技术保障。

  对症“开方”,着力做好独库防灾减灾品质提升

  为认真落实自治区“旅游兴疆”战略,深入贯彻自治区党委、人民政府、自治区交通运输厅党委关于独库等旅游公路延迟封闭、提前开通决策部署,进一步提高独库公路旅游季服务能力和水平,2024年5月17日至25日,新疆交通设计院结合承担的全国第一次自然灾害综合风险公路承灾体普查技术支撑工作和独库公路第三次品质提升工程项目,深入独库公路全线开展地质灾害调查。本着应查尽查、不重不漏的工作原则,基于空-地协同的调查手段,并以历年灾害调查历史资料作为参考,在实地采样、调研的基础上,利用无人机影像及实景三维模型,以灾害点易发性、易损性为判别依据,甄别出独库公路沿线包括崩塌、滑坡、泥石流、雪崩灾害在内的140余个地质灾害隐患点,根据公路运行实际情况,提出分级分类分阶段开展地质灾害隐患监测及防治措施建议,变被动防御为主动预防、全过程预防,全面提升灾害风险防控精准性。

  靶向“治疗”,强力铸就独库防雪走廊安全防线

  独库公路地形陡峭、降雪量大、山上植被稀少,沿线发生雪崩频率较高,其中,哈希勒根防雪走廊位于翻越天山的最高处,常年积雪,曾多次遭受雪崩冲击。2021年6月,由于多年冻土融沉,造成地基承载力降低,引发哈希勒根防雪走廊地基下沉,结构破坏,对途经车辆和人员造成了严重的安全隐患,成为独库公路全线通车的“拦路虎”。为攻克这道横亘在独库公路上的安全难关,新疆交通设计院引进远程物联网自动化监测系统和工程智慧监测云平台,对哈希勒根防雪走廊关键位置相对位移及立柱、挡墙倾斜度变化进行实时监测。通过分析监测数据,掌握防雪走廊病害发展趋势,为及时排除潜在的安全隐患,保障运营安全提供了技术支持。在此项工作的基础上,哈希勒根达坂建立了独库公路第一个雪崩观测站,为雪崩灾害形成规律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

  截至目前,哈希勒根防雪走廊智慧监测平台和雪崩观测站已经稳定运行3年。今年4月,为保障公路养护人员在哈希勒根达坂雪崩风险区域清雪作业安全,新疆交通设计院结合正在开展的《天山地区高速公路冰雪灾害成因、分布特征、工程治理、除雪保通成套关键技术研究》工作,派出技术团队采用无人机遥感调查、高精度数值模拟等手段进行雪崩风险区雪崩灾害精细化调查,实时分析雪崩灾害易发性、危险性程度,有效提升养护部门工作效率,保障周边地质环境安全。

  提质“强基”,倾力厘清公路廊带复杂气候环境

  打通独库公路所在的中天山交通廊带是新疆实现国家重大战略目标的重要一环,现有独库公路受复杂地形地质、恶劣气候等自然因素影响,尚不能实现全季通车,基于此,独库高速公路建设提上日程。为摸清独库走廊带沿线复杂多变的气象和自然环境,破除制约项目建设重要阻碍,新疆交通设计院联合国家气候中心、新疆气象局气候中心、能源与交通气象服务中心等多家单位,通过北斗卫星传输技术,建立气象智慧监测平台,承担《独库公路气象条件监测技术服务》《独库高速公路气象条件及气象保障体系研究》等任务。截至目前,独库走廊带已建成克扎依隧道出口气象站等8个综合交通气象站,实现并网运行,填补了新疆中天山区域独库走廊带没有气象观测资料的空白,为下一步扎实开展独库高速公路建设前期工作奠定强大的数据支撑。

  近年来,新疆交通设计院依托自治区重点实验室—“新疆高寒高海拔山区交通基础设施安全与健康实验室”、自治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新疆山地交通基础设施灾害防治技术工程研究中心”、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等各类创新平台,积极开展行业技术服务工作,围绕补齐南北疆大通道、沿边国省干线公路交通路网局部断通、服务等级不足的短板,着力解决以独库公路为代表的高寒高海拔高烈度地区公路建设、运营、养护过程中存在的重大技术难题,推动先进技术应用与创新,为促进新疆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夯实交通保障。

[信息发布]
01007032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130158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