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加亚欧国际智能交通产业博览会
五月的新疆春意盎然、生机勃勃。5月16日,第七届亚欧国际智能交通产业博览会开幕。海内外学者、企业家齐聚天山脚下,共商智能交通产业发展大计,交建股份积极组织职工参加本次博览会。
本届博览会上,交建股份通过视频、宣传册、模型实物等方式,配合专业生动的解说,系统地展示了工业钢渣筑路关键技术、基于“天-空-地”一体化公路施工生态环境监测、装配式桥梁智能建造技术等技术,受到了与会嘉宾广泛关注和一致好评。借助交博会平台,向公众介绍了“新疆交通装配式建造与养护重点实验室”运行机制和研究方向、突出展示了装配式桥梁、装配式钢波纹板桥涵、高性能混凝土材料模型、试件等成果,有效扩大了公司的影响力。
在第七届丝路智能交通产业高质量论坛上,公司科技工作者分享交通数字化智能建造关键技术研究与工程实践,与同行业代表探讨交通数字化、数字交通化经验,共享交建股份在智能建造方面的发展成果。
在为期三天的展览上,公司科技工作者积极走访各家展台,交流心得,与各单位建立了深厚友谊和合作交流渠道,将可行新思路、可循新做法、可做新产业、可研新产品带回公司。
参加2024年自治区科技周活动
每年5月的第三周为全国科技活动周,2024年全国科技活动周于5月25日至6月1日在全国各地同步开展。由自治区科技厅、自治区党委宣传部、自治区科协共同主办,新疆大学承办的2024年自治区科技周活动在新疆大学博达校区开幕。在交建股份党委的支持下,总工程师马莲霞带领科学技术中心(科技创新发展研究院)主要人员参加本次活动。向社会各界特别是学生群体介绍了公司的研究方向与研究成果,有效宣传了公司在加速培育新质生产力上的做法和经验。
专家帮扶与技术传承
公司积极发挥专家智库作用,组织专家人员前往和田项目、G219温霍项目、G30吐哈项目等重点项目下基层、教技术、传经验,围绕项目生产过程中的堵点、卡点、风险点,与基层技术人员一道攻坚克难,确保各类先进优质生产要素向发展新质生产力转变。
基层学习与科技创新
交建股份各项目秉持“智慧交通,科技先行”的理念,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学习活动。S225线和布克赛尔至和什托洛盖公路改建项目第一合同段项目部,组织项目管理人员及优秀班组根据年度施工计划开展新技术新工艺学习,不断提高施工质量和效率。S226线喀拉通克至富蕴公路工程PPP项目部、第八师G30-133团-130团(胡杨河市)公路项目第四合同段项目部“质量信得过班组”积极参加提升质量水平的各种培训学习,根据项目施工计划及施工进度,组织项目全体管理人员进行质量、安全、规范及文件培训学习。G681线阿勒泰至禾木喀纳斯公路建设项目第一合同段针对现场各类工程进行一级及二级技术交底,组织人员学习路基、路面、桥涵、交安工程施工技术规范及实操管理经验,同时积极引进先进的施工技术和设备,不断改进施工工艺和方法。
5月以来,交建股份基层创新工作喜报频传。和田项目攻坚先锋QC小组《提高施工方案上报一次通过率》在新疆质量协会第七次优秀QC小组成果交流会上发布,并获得三等奖。公司获批新疆建协2024年自治区工程建设工法14项、中国公路建设行业协会微创新成果1项。
转型向智
智力引领—创新意识的深度拓展
公司积极对标一流,下发《公路工程数字工地建设实施意见指引》,以制度文件形式为新质生产力的发展“保驾护航”。相较于粗放式现场管理,引入数字工地可有效提高施工效率、降低施工成本、提高工作安全,在优化流程管理、信息共享协同等方面具有独特优势。
智质融合—新质生产力的双重驱动
在数字化、智能化趋势引领下,公司各项目将先进的智能设备与项目质量管理有机结合。
G218那拉提至巴伦台项目全过程应用工程建设项目管理一体化平台,实现施工资料、试验资料、计量资料、隐蔽工程、手机APP工序报验等全过程管理。
青河项目使用智慧安监双控一体化平台,以数据采集、动态信息交互、智能分析为基础,构建集数据采集、信息分析于一体的工程建设综合“智能”一体化工地管理系统,对施工项目人员管理、风险管控、隐患排查全过程实行动态监控管理。
产业向绿
科技创新发展研究院
公司申报的《新疆荒漠区高等级公路路面智能建造先导应用试点》通过交通运输部评审,成为全国智能交通先导应用试点项目之一。在项目推进过程中遇到不少堵点、卡点,面对干什么、怎样干、何时干等诸多科学问题,科技创新发展研究院积极组织内外部专家进行论证研究,形成具体实施方案。该方案的出台能有效疏通束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堵点、卡点,对于新质生产力的培育及形成示范效应有着积极作用。
基础设施公司
传统圆管涵管节安装多采用钢丝绳或者吨带吊装,该方法不仅操作复杂、安全性不稳定、还易损坏成品圆管涵管节。基础设施公司研制的装置在保证安全的同时可加快施工效率,有效保护了成品管节。经项目技术人员统计,吊装圆管涵进度较传统吊装加快60%左右。该技术已申报基层创新成果,并获得2024年自治区工程建设质量管理小组活动II类成果。
市政轨道公司
长期以来,如何高效、准确测量土石方开挖量并进行精细化管理一直是工程人心中的“难点”与“痛点”。市政轨道公司在项目上引入无人机航测激光雷达技术,对大面积场地土石方开挖量进行计算。该方法不仅采集数据快,同时还具有成本低、分辨率高、数据呈现性强等突出优势,极大解决了实际困扰。项目针对施工过程中土石方开挖工作数据可视化程度不高的难题,开发了施工现场土石方开挖工作量管理平台,实现不同施工时期施工现场实际地形三维表面模型的数字化管理、不同施工时期土石方开挖量的自动计算。
规划设计公司
随着航空摄影、卫星遥感、智能机器人、BIM等技术的快速发展,勘察测绘技术也朝着自动化、智能化转变,无人机航测成为更具创新性的测绘技术之一。传统测量方式投入大、危险性高、耗费时间长,规划设计公司在复杂地形项目测设过程中引入无人机航空摄影测量,建立三维立体模型,快速高效地完成相关工作任务,提高测量效率,满足工程所需的质量和精度,同时实现成果多样化应用。
特材科技公司
以胶粉沥青为代表的新材料是战略新兴产业,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主阵地。特材科技公司根据定位和发展需要,对胶粉改性沥青生产及应用进行研究,并根据实际情况上报胶粉改性沥青研究课题,同时获批自治区工信厅创新型中小企业。公司以昌吉州省道特许经营项目、G30哈吐六标胶粉复合改性沥青技术指标要求为研究基础,开展了胶粉复合改性沥青配比研究。经多次试配,已取得初步成果,目前胶粉改性沥青的配比三大技术指标均满足设计要求。
目标向上,脚步向下。新质生产力是企业在新时代背景下的核心竞争力,是推动公司转型升级、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交建股份将坚决落实好上级党委的决策部署,把发展新质生产力作为一项重要的战略任务,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不断推动公司新质生产力的发展,为实现公司的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