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焉耆县永宁镇九号渠村村民郜红山的庭院里,金黄色的杏子挂满枝头,一只只兔子穿梭在茂密的杏树下,活泼可爱,这是焉耆县农民新颖且富有成效的庭院经济模式果树下养兔。
为发展好庭院经济,郜红山在前后院3亩多地种植了50余棵杏树和苜蓿,去年4月开始在杏树下养兔子,以6只本地兔进行繁殖,成效明显,当年10月新建了种兔舍,引进了养殖设备,从内地购进了40只依拉兔种兔进行繁育,今年2月开始出栏销售,每月出栏100多只,以每只60元左右的价格销往吐鲁番地区、库尔勒市等地各大餐厅。现有种母兔180多只,仔兔存栏1200多只。郜红山说,去年杏子销售了5000多元,今年正在销售旺季,果树为兔子提供了自然的遮荫环境,而兔子的粪便又成为了优质的有机肥料,促进了果树的生长和果实的品质提升,在做好科学管理和疾病防治的基础上,预计今年可销售兔子2500—3000只。
郜红山说:“我养殖的兔子品种是依拉兔,俗称八点黑,依拉兔养殖出肉率高,目前存栏1200只左右,今年春天至今销售了500只左右,收入近3万元,一只毛利润是50-60元,收入可观。”
近年来,焉耆县大力发展庭院经济,引导农牧民把庭院资源充分利用起来,大力发展具有“短、平、快”资源优势的种植业、养殖业、加工业、休闲观光业等,以此增加收入,农牧民房前屋后的方寸之地变成了增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