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正文

库尔勒:非遗剪纸剪出民族团结之花

作者: 岳思莹    来源: 库尔勒市委宣传部    日期: 2024-05-31

  5月28日,走进自治州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剪纸艺术传承人杨爱凤家中,墙上、桌上陈列着大大小小的剪纸作品,人物形象、花鸟鱼虫、名山大川等,有中国传统的剪纸图样,也有包含中华民族一家亲的作品,作品各个造型生动、惟妙惟肖,其中一幅名为《56个民族一家亲》的剪纸作品格外显眼。

  一个个生动的人物形象跃然纸上,画中的人物身着民族服饰、头戴特色头饰,展现出不同的民俗特色和文化。

杨爱凤剪纸作品《56个民族一家亲》。

杨爱凤剪纸作品《56个民族一家亲》。

  “构思这套作品的时候,我想通过剪纸展现出中华民族一家亲的美好画面。”杨爱凤介绍说,为了把内容准确无误地表达出来,反反复复修改了好多次才开始剪,前后一共用了半年多的时间,最终才呈现出这样的效果。

杨爱凤剪纸作品《56个民族一家亲》。

  剪纸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独具特色的艺术形式与绚烂多姿的民族形象相得益彰,杨爱凤深入生活、扎根群众,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剪纸创作中,先后创作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新疆陶罐》《欢乐的木卡姆》《麦西热甫跳起来》等反映中华民族一家亲的剪纸系列作品,彰显了我国各民族长期以来团结互助、和睦相处,携手发展、共同繁荣的美好景象,其作品先后被库尔勒市文化馆、市民俗文化博物馆和学校等单位收藏。

  近年来,杨爱凤深入周边县市和各街道社区、文化馆、学校等地进行文化互动和剪纸授课,打开了跨地区、多民族的文化传播途径,在弘扬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增强各族群众的认同感和凝聚力,进一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杨爱凤在课堂讲解剪纸技巧。(资料图)

  杨爱凤说:“每到一处,看到大家都很热情的跟我学习剪纸,并且在相互学习交流中增进了彼此之间的感情,我深受感动,我要把这些画面融入到今后的剪纸创作中,剪出中华民族一家亲的美好画卷。”

杨爱凤在课堂讲解剪纸技巧。(资料图)

  杨爱凤在库尔勒市文化馆开设的剪纸课程,吸引了不少剪纸爱好者慕名前来学习,罗记红就是其中的一员,51岁的罗记红已经跟随杨爱凤学习剪纸9年了,受杨爱凤的影响,她喜欢将生活中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想融入到一幅幅剪纸作品中,用剪纸记录美好生活。

 

杨爱凤在课堂讲解剪纸技巧。(资料图)

  “我跟着杨老师学会了剪纸,还交到了很多朋友,大家坐在一起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进感情,特别有意思。”罗记红说。

  一把剪刀一张纸,刀转纸飞间,一个个花鸟虫鱼、飞禽走兽栩栩如生;山川河流、人物肖像惟妙惟肖。杨爱凤通过自己的剪纸作品,传递出中华民族一家亲的美好祝愿。

  受家庭熏陶,13岁开始杨爱凤便跟随母亲开始学习剪纸,一生致力于传承剪纸艺术。多年来,一把剪刀,几张素纸,她用剪纸艺术记录着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将热烈的中国红剪刻的入细入微,把对生活的赞美融入一件件剪纸作品中,这些作品酣畅灵动、意趣盎然,生动讲述了一个个美好动人的故事,让人回味无穷、意味悠长。

  “作为自治州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剪纸艺术传承人,我有义务把非遗文化传承下去,把中华民族一家亲的理念融入到生活之中,让更多人喜欢剪纸,喜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杨爱凤说。

  鉴于杨爱凤非遗剪纸对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促进民族团结起到的积极作用,今年五月,她被库尔勒市拟推荐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

[信息发布]
01007032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130155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