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辽河之畔到西北边陲,九师白杨市与辽宁虽然相隔数千里,但对口援疆工作如同一座桥梁,将两地紧密相连。
近年来,辽宁省援疆前方指挥部九师分指肩负重托,跨山越海,克服重重困难,带着高度责任感和使命感,坚持输血与造血、硬件与软件、短期与长期相结合,围绕深化改革、产业发展、文化建设、民生保障等领域汇聚力量、贡献智慧、无私奉献,一项项暖心工程落地生根,一批批援疆项目开花结果,在九师白杨市绘就了一幅高质量对口支援的崭新画卷。
夏日初始,绿草如茵,塔尔巴哈台山山野间牛群在悠闲地啃食着青草。这是九师白杨市一六五团五连于2019年从辽宁引进的一批夏洛莱公牛犊,经过五年的培育,现已初见成效,产出的“牛娃子”长势良好,小牛犊从体型外貌特征都接近“父本”,这让养殖户巴建军对养殖事业有了更足的底气。“以前的夏洛莱牛比较难养,团场派我们到辽宁学习养殖经验,还找辽宁援疆专家对我们进行良种繁育技术指导,我养殖的夏洛莱牛品质有了很大的提升。”巴建军说。
辽宁援建九师标准化厂房(资料图片)。 白阳阳 摄
壮大特色产业,增强发展内生动力。九师分指持续推进夏洛莱肉牛产业体系建设、种群扩繁项目,构建起了“示范基地+养殖合作社+家庭牧场”的集约化、产业化养殖网络,依托科技创新,持续加大研发、纯种繁育和推广力度,建设夏洛莱种公牛体系,确保种群稳定,为养殖户提供优质肉牛品种。
一六五团农服中心副主任蔡国宝说:“夏洛莱牛在我们团养殖已经有很长的历史了,但由于养殖户不太懂得如何科学养殖,牛的品种特性不仅没有体现出来,还出现了退化现象。这几年,在辽宁援疆干部的帮助指导和团技术人员的共同努力下,夏洛莱牛的产业体系建设、种群扩繁项目已经逐步走上正轨,高品质的夏洛莱牛越来越多了。”
九师白杨市地处塔额盆地,气候相对温和,草场面积大,又是玉米和小麦的主产区,籽实玉米及秸秆等饲草料资源十分丰富,发展畜牧业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近年来,在九师分指的大力支持下,师市不断加强畜牧业基础设施建设,两地干部共同发力,推广科学技术,加快结构调整和产业化发展步伐。
强化筑巢引凤,加快招商引资步伐。走进九师白杨市巴克图经济技术开发区,一座座厂房拔地而起,一条条道路笔直宽阔,随着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日益完善、系列惠企营商政策落实到位,落户巴克图经济技术开发区的企业越来越多,不仅带动周边县市乡镇、团场产业发展,还促进了职工群众就业增收。
记者在新疆锡伯图商贸有限公司看到,多辆食用油油罐车和散装产品拉运车正在装载,标准化厂房内,葵花籽脱壳、精选、榨油的生产线正加紧运转。“公司2023年完成销售额3.8亿元,工业产值3.2亿元,实现缴纳税收430万元,提供就业岗位85个。”新疆锡伯图商贸有限公司行政总监雷兵桥说。
九师分指充分利用对口援疆政策,发挥辽宁省4个市结对支援优势,开展“4+1”园区对口支援,在园区管理、建设、招商等方面提供有益借鉴、交流有益经验,帮助推进师市产业园区发展。
师市巴克图经开区经济发展局局长赵立新说:“辽宁援疆投资建设了标准化厂房基础设施配套园区,为师市招商引资、农副产品加工、产业发展、职工创业就业拓展空间,标准化厂房投入使用后,很快吸引了一批企业入驻,不仅有效促进了园区经济的发展,还提供了更多的就业岗位。”
多年来,辽宁省援疆前方指挥部九师分指在推动九师白杨市高质量发展中积极作为,在促进交流交往交融上用心用情,来自辽宁省的各项援助正源源不断地为推动师市高质量发展贡献蓬勃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