援疆建疆,人才是关键。近年来,辽宁省先后选派多名优秀干部人才来到九师白杨市,他们聚焦“师市之需”,充分发挥其积极性、创造性,扎实推进智力援疆,取得丰硕成果。
2023年9月,辽宁省朝阳市第二医院妇产科综合病房主任高莫涵作为辽宁柔性人才专家,来到九师医院妇产科开展医疗技术援疆工作。8个月时间,她成功开展妇产科手术近百台,并与妇产科同事默契完成九师医院首例臀位外倒转术和经脐单孔多筋膜腹腔镜下双侧附件切除术,多项手术填补了妇科微创及产科领域的技术空白,推动了妇产科医疗水平的高质量发展。
“在工作中,我将继续发挥自己的专业优势,通过分享治疗经验、组织学习等方式,不断提高科室的救治水平,为居民提供更加优质的医疗服务,为援疆工作贡献自己的力量。”高莫涵说。
高莫涵凭借自己多年临床工作经验,把主要精力用在了让医生更熟练地掌握宫腹腔镜适宜手术技术、规范诊疗思维、提升危急重症抢救能力上,从理论知识到实际操作,手把手带领科室实现了一次次医疗技术的突破。
“这几年一大批援疆专家先后来到妇产科援助,让我们的微创技术在短短四五年间脱颖而出,成为塔额地区妇产科的名片。”九师医院妇产科主任蔡云霞说。
除了医疗人才组团式援疆,教育领域组团式援疆也在不断深化拓展。“从援疆的第一天起,‘输血’变‘造血’的理念就扎根我的脑海,我要认真做好传帮带工作,只有这样才能把先进教育理念留下来。”龙珍高级中学援疆教师李慧芳说。
龙珍高级中学教师王鑫说:“听李老师的课是一种享受,对我来说,无疑是一笔宝贵的财富。在她的悉心指导下,我不仅学到了很多教学方法和技巧,更重要的是,她的敬业精神和无私奉献深深影响了我。”
走进高三数学组办公室,援疆教师张茜正在批改学生的作业,还有两个月她就要结束此次援疆工作,心里感受颇深。“我们肩负着责任和使命,为九师白杨市教育带来辽宁力量,利用自己的教学经验和教学能力为学生们夯实基础,这就是援疆的使命。尤其到了快要结束的时候,更能感觉自己和学生们的情感难以割舍,更能体会各民族要像石榴籽一样紧紧地抱在一起。”张茜说。
援疆教师们不仅出色地完成教书育人工作,而且把先进的教育理念通过传帮带等形式带给当地的教师,极大提升了教师的综合素质和教育教学水平。
“新的教学理念、方法和教学研究的引导和示范,让我们学校快速发展。最近几年,我们全体教师和援疆教师守望相助、默契配合,学生学业水平不断提高,高考成绩不断刷新,援疆教师功不可没。”龙珍高级中学副校长李寿福说。
自第十一批援疆干部人才入师市工作以来,为了提升人才培养,师市选派了12个班次658名干部赴辽培训,推进师市人才成长。同时,大力实施招才引智工作,构建完善“1+7”人才政策体系,在高校“毕业季”等重要节点以及招商引资等各类活动中广泛推介,充分发挥人才政策集聚效能,引进各类人才600余名,为师市高质量发展厚植才智根基。
辽宁与九师,一个守望东方日出,一个驻扎西北边陲,两地相距数千里,却因一条援疆线紧密相连,不分彼此,远的是距离,近的是真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