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正文

行走乡村·感受70年 | 达西村的“逆袭”密码

作者: 李伶 刘佳    来源: 尉犁县党委宣传部    日期: 2024-05-30

  从库尔勒出发,沿着218国道一路向南,驱车约一个小时就到了尉犁县。

  进入县城不久,国道右侧一栋栋掩映在繁花绿荫间的小二楼格外引人注意。

  “这里就是红色达西!”行走在小村庄,满目的绿色让人心旷神怡。达西风情园一条街上,各色烧烤香气弥漫;达西电商产业园的直播间,“00后”返乡青年向全国网友推介家乡礼物……达西村幸福祥和、安居乐业的画卷徐徐展开。   

红色达西景区。

  在自家小院的葡萄架下,76岁的老党员艾沙·吾守尔回忆起达西村40年来的发展变化感慨万千:“过去,这里就是一片盐碱地,我们住的是土坯房,为了抵挡严寒,窗户也开得小。你看,现在的房子多敞亮!”

  达西村位于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这里自然环境恶劣,为了带领乡亲们在盐碱地上蹚出一条致富路,上个世纪八十年代,老支书沙吾尔·芒力克带领村民挖渠、排淤、治碱、种植防风林,用林网守护良田,贫瘠的土地变成了良田。

  

现在的达西村全貌。

  “过去,维吾尔族村民擅长养殖,汉族村民擅长种棉花,我们相互学习,一起致富,大家‘有馕掰开了一起吃’。”艾沙·吾守尔回忆道,1990年,他家25亩地全部种上了棉花,汉族兄弟教他如何给棉花施肥、浇水。当年,他家的纯收入达两万元。

  团结和睦才是幸福。几十年来,达西村各族群众勠力同心、团结奋斗,昔日的贫困村变成了小康村。

  

达西村过去的土坯房。  

达西村现在的别墅区。

  “这些年,大家团结一心发展生产,村容村貌越来越美,来旅游的游客也多了。”艾沙·吾守尔说。

  漫步在达西村,干净整洁的柏油路通到村民家门口,家家户户用上了天然气、喝上了自来水。达西展览馆内,一张张老照片无声地讲述着达西村几十年来的发展变迁。

  “近些年,利用红色达西的品牌优势,产业发展更加多元,乡亲们不仅发展庭院经济、牛羊养殖,我们还鼓励他们发展农家乐,推出达西红色旅游精品线路。达西村成为远近闻名的小康村、文明村和民族团结村。”尉犁县兴平镇达西村党委书记夏提古丽·热合曼带着记者行走在达西村,言语间透露着满满的自豪。

  

达西村过去的水渠。

  为进一步提升达西村综合实力,提升游客承载能力,2018年,尉犁县投资750万元实施改扩建工程,在达西村原来的村道上进行路面硬化、建设休闲游步道、增设停车位、新增绿植花卉等,建成了总长490米、宽30米,充满浓郁罗布淖尔地域文化的达西风情园一条街。

  达西风情园一条街建成后,村民莫合塔·木沙在街上开起了风情园。他告诉记者:“我有几十亩的香梨园,院子里的房间我都利用起来做成了包厢,做的农家菜挺受游客欢迎。现在村里的环境越来越好,来参观的游客也多,我的生意也好做。”  

达西村防渗干渠。

  如今,莫合塔的风情园每天的营业额都在三四千元,还带动了当地10名富余劳动力就业。

  家乡发展越来越好,也吸引了一批大学生回乡创业。在尉犁达西电商产业园,28岁的玛依拉·努尔在直播间向全国网友推介尉犁罗布麻茶、罗布麻蜜等特产。

  “家乡发展越来越好,我愿意留在这里,通过电商把尉犁礼物推介给全国人民。”玛依拉·努尔说。

  2022年,尉犁县在达西村建成了占地3000平方米的达西电商产业园,涵盖尉犁礼物线下体验店、全疆网货选品中心展厅、快递揽运中心、运营管理中心、直播创作中心和孵化培训中心。如今,电商产业园吸引了200余家电商企业和个体经营户入驻,培养当地25名村民成为“带货达人”,带动了21名村民从事仓储、物流、配送工作,人均月增收3500元。2023年,实现电商直播收入1.75亿元。

  

达西村村民幸福地走在达西风情园一条街。 

  达西村这个老典型正焕发出无限新活力。

  “达西村这四十年来的美丽蝶变,离不开党的好政策,离不开各族群众的齐心奋斗。”夏提古丽·热合曼说,将持续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把村民紧紧凝聚在一起,让乡亲们的日子一天比一天更好。

[信息发布]
01007032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130154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