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正文

调度长的心头事

作者: 孔守曾    来源: 西北油田    日期: 2024-05-22

  “只要产量上得去,再苦再累也值。”这是巴州劳动模范、采油一厂生产运行室经理李卫伟常说的一句话。

  作为“调度长”,李卫伟管理着800余口油气井、60余个计转站及单井流程,小到水、电、路等“杂”活,大到新井流程投产,他的工作千头万绪,是厂里最忙碌的人。

  为保证油气生产高效运行,他坚持实施“大运行”管理。牵头制定了生产运行大表,实施“挂图作战、打表推进”,稳步推进原油生产、天然气及副产品、注水注气等八个项目组的工作,措施有效率同比提高了3%。他完善待产井生产指标和“一井一策”制度,油井生产时率达到99.1%。

  “任何一个问题处理不好,都会影响产量,必须把每一件小事做实、做细。”他经常提醒自己。

  今年3月,YQ2-1X井进行全时开井,他一大早就赶往50余公里的现场,组织地面配套施工,安装生产管线,一直忙到凌晨3点才回到宿舍。这样的事对他来说已司空见惯。

  “他心里始终装着产量,不是在分析产量动态,就是在现场协调生产难题。”同事马玲说。

  工作以来,他与家人聚少离多。儿子出生不到一周,正赶上几口新井投产,他就匆匆离开家。提起这些,他觉得亏欠家人太多。

  产量能否平稳运行是他心里最大的“结”。于奇超稠油区块是该厂上产的主阵地,为解决原油脱水难、无法正常交油问题,他多次到现场查看、论证,制定了控制总液量、提升12-4交接量等措施,并通过提温、优化加药浓度等举措,提升了系统处理效果,实现了正常交油。

  实现数字化全覆盖,也是李卫伟积极推动的一项工作。目前该厂已有近800口油水井实现了远程监控。

  “要将生产业务与先进数字化技术深度融合,构建智慧指挥与决策平台,促使向智能采油厂转变。”这是他的愿望。

  为此,他聚焦油气生产业务,加大对注水系统运行监控改造力度,注水生产异常处理时间由1小时缩短至5分钟。他还积极推广办公自动化,利用RPA机器人完成单井核产、产量分析等报表自动生成,为业务岗位减负提效。

  李卫伟正用责任与担当,驾驭着生产运行、地面工程和信息化建设“三驾马车”,在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奔跑。

[信息发布]
01007032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130149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