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正文

九师白杨市:坚守“平凡”匠心 “维护”甜蜜事业

作者: 苟汇敏    来源: 北疆时报    日期: 2024-05-17

  “媳妇,你看看我这身衣服行不行?干净不?你快帮我看看。”

  “可以,挺干净的。”

  近日,九师白杨市新疆绿翔糖业有限责任公司制糖车间维护工段长张建斌准备去参加兵团工匠题名人物活动,他把早已准备好的行李整理了又整理,将放在箱子最下面整理好的衣服再次拿出来看了又看,总担心衣服没有整理好的他,紧张地反复向妻子温琰玲确认。

  “只要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哪怕在最平凡的岗位上,也能做出一番成绩来。”张建斌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7(400244)-20240516110546

张建斌在检修电气设备。

  今年49岁的张建斌已经工作29年了。他专注于制糖车间电气自控设备的安装、调试以及设备的检修和维护保养工作。他将满腔的热情和高度的责任投入到日常工作中,在平凡的岗位上,他默默奉献,为绿翔糖业的高质量发展贡献了自己的青春和汗水。在职业生涯中先后6次被评为绿翔糖业公司的先进生产者,2次在职业技能竞赛中取得优异成绩。

  工于“匠心”  坚守初心

  “这里的每一台电气设备甚至每一个阀门、螺丝我都摸过,在我眼里都是有温度的。”张建斌说:“每年10月至12月,是制糖企业最忙碌的榨季时节,我们必须最大限度地保障机器设备能够正常运转,不出差错。”

  火热的榨季、热气腾腾的车间,张建斌每天雷打不动,提前半个多小时到达生产一线。已经共事10多年的秦大伟说:“我们什么时候来,我们的张段长都在厂房,不是在维修设备就是在检查管线、阀门运转情况。”

  1995年,张建斌进入新疆绿翔糖业有限责任公司制糖车间,从事电气工作。张建斌中专毕业,他知道要胜任本职工作,就必须付出比其他人多的努力。

  刚踏上工作岗位的张建斌,自知经验不足,上班时,他虚心向师傅们请教,并主动争取实践机会。下班后,他常常拿着电气元器件反复练习。他的老师陈金兰说:“张建斌真的很能吃苦,进步也快。他跟着我学的时候常对我说:‘师傅,请让我试试,站在一旁无法真正掌握技艺。’”经过拆卸、修理、安装等各个工序,工具在张建斌的衣服和手臂上留下了大大小小的印记,也带给他日益精进的技术。

  经过多年不懈努力,张建斌逐渐成了新疆绿翔糖业有限责任公司制糖车间电气自控领域的佼佼者。近两年,他在代表单位参加的职业技能竞赛和天山铝业杯技能大赛中都有不俗的表现。

  “每次安装好、修理好一件设备,哪怕是很简单的一个零件,我都会很有成就感。”张建斌热爱并坚持着。

  年复一年,四季流转,在一个又一个榨季的锤炼中,张建斌技术水平稳步提高。作为新疆绿翔糖业有限责任公司为数不多持有高级修理工证的技术能手,在设备检修、抢修现场,总能看到他忙碌而又专注的身影。

  “多榨糖、多产糖、产好糖”,张建斌用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在岗位践行新疆绿翔糖业有限责任公司的总要求,也将“入一行、学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的文化内植于心、外化于行。

  传承“匠艺”  锻炼队伍

  “维修工作是基础工作,在制糖企业生产架构中处于末端,同时也是确保正常生产的‘最后一公里’。”张建斌时刻提醒自己,他和班组的使命是为公司整体生产工作托底。

  2003年,新疆绿翔糖业有限责任公司实施了技改扩建项目,自控系统作为车间设备升级改造的重要环节。张建斌积极带领电气班成员钻研操作,调动专业技术人员群策群力,及时有效地完成了专业设备电气自控部分的安装调试工作,为顺利开机生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006年,新疆绿翔糖业有限责任公司榨糖车间新建两个变电所设备,张建斌带领电气班全体人员争分夺秒地从事搭桥架、拉电缆、吊装设备等工作,提前完成了设备设施的安装调试工作。

  2022年,作为车间技术骨干,他主动请缨参加公司夏天车间设备检修,高质量完成设备检修300余件次,全部通过“三级”验收并在榨季生产中发挥作用;参与公司白砂糖流化床改造、新增煮糖楼、自动包装码垛等技改项目建设,为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质量作出积极贡献。

  2023年5月,为提高产能、提升产品质量并减少污染物排放,公司自筹资金3700万元,实施干法输送提质提标改造项目,不仅改进生产工艺,提高生产效率,提升产品质量,还实现了节能减排、降本增效的目标。

  “经过一个生产期的运行,干法输送工艺改变了原料甜菜的传统水力输送方式,不仅节约了三分之一的用水量,还减少了繁重的体力劳动工作岗位。”制糖车间党支部书记宫永成说,“经过提质提标改造,产能明显提高,相应缩短了生产周期,节约了用水、用电、用工,降低了企业生产成本,提高了市场竞争力。”

  ……

  一个个,一件件,一项项数不胜数的设备安装、调试、维修在他和广大职工的共同努力下,新疆绿翔糖业有限责任公司的发展得到了提质提效的改变。

  磨砺“匠品” 生生不息

  随着国资国企三项制度改革的深入进行,许多专业技能出众的骨干选择离开以寻求更广阔的发展机会。面对外界的高薪诱惑,张建斌选择依旧坚守岗位。“我是土生土长的兵团人,企业培养了我,我在这里度过了职业生涯的初期阶段,现在正是用人之际,我怎能轻易离去?从情感上讲,我也舍不得离开这片热土。”张建斌说。

  随着工作经验的积累和技能水平的提高,张建斌成为年轻员工技艺高超的“老师傅”。他常常抓住各种学习和实践机会,带领班组的年轻同事一起提升技能水平。

  在培训新入职员工时,张建斌总会根据专业知识针对各类缺陷案例提问、制作专业知识板报等,让新员工读懂标准、吃透规范。吕朝阳2023年春来到新疆绿翔糖业有限责任公司工作,张建斌负责带他。在张建斌的“严厉”要求下,吕朝阳已经成为新疆绿翔糖业有限责任公司的骨干。

  吕朝阳说:“师傅不但技术过硬,而且教得细、带得严。我的今天离不开师傅严谨的态度和倾囊相授”。

  “对自己苛刻一点”是张建斌对工匠精神的理解,也是他工作状态的生动诠释。凭着这股韧劲儿,张建斌啃下了一块又一块硬骨头。

  “我的乐趣还在于开‘盲盒’的那一刻,维修完后我总会像剥核桃一样,剥开一层层回看一下,修理得怎样,有没有差错……这对我来说,是很有趣的事。”

  为了培养更多的维修人才,张建斌特意创办了维修技能培训班。张建斌不仅无偿传授理论知识,还在实际工作中发挥传帮带作用。截至目前,已经带了10余名维修专业的徒弟。

  如今的张建斌坚持多钻研,征集意见建议、推动问题解决,在聚焦高技能产业工人队伍建设、装备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等方面提供了多项建议,为企业发展建言献策。

  “一个人强不算强,所有人强了,才能代表企业、行业乃至整个国家水平的提升。”张建斌说。

  直到现在,每当被问起关于理想和初心的话题,张建斌总会不假思索地回答:“当好一名维修工,就是我一生追求的理想和事业。”

 

[信息发布]
01007032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1301473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