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正文

41年!三代人的深情厚谊

作者: 苟汇敏 印倩    来源: 北疆时报    日期: 2024-05-10

  “杜哥,我准备重新搭建羊圈,但是后面的墙不知道怎么改。”

  “你等我,我现在过去。”

  4月24日,杜林接到阿曼住勒·阿依提别克的电话后,放下地里的活,匆匆来到额敏县锡伯特村阿曼住勒·阿依提别克家。

  说起杜林和阿曼住勒·阿依提别克的关系,还得追溯到41年前。

  阿曼住勒·阿依提别克的父亲阿依·提别克是额敏县红旗牧场的牧民,他们世代逐水草而居,以放牧为生。红旗牧场的夏牧场在七八十公里以外的塔尔巴哈台山上,每年四五月份,他们一家人就骑着马,赶着牛羊和骆驼转场到夏牧场,待到九十月份再回到牧场冬窝子。从冬窝子到夏牧场途中要经过九师白杨市一六六团的三连、团部、七连、九连。杜林的父亲杜冬明就住在他们转场必须经过的七连。

  1983年夏天,阿依·提别克骑着马带着儿子和孙子去额敏县医院看病,在回家途中经过七连的时候,突然电闪雷鸣,下起了瓢泼大雨,瞬间淋成落汤鸡的祖孙三人在大雨中瑟瑟发抖。此时,杜林的父亲杜冬明正从麦地浇灌回来,便将他们一家老小带回了家。

  一进家门,杜冬明便喊来妻子崔文革,一边给阿依·提别克祖孙三人找来干净衣服换上,一边烧火做饭烤干他们湿透的衣服。自此,民族团结的种子在他们心中生根发芽。

  杜林说:“从我记事起,我就知道有哈萨克族爷爷、叔叔和哥哥。”

  回忆起当时的情景,阿依·提别克依旧记忆犹新。“真是太感谢小杜了,要不是碰见他,不光孙子的病会加重,也许我和儿子也会感冒生病。”阿依·提别克说。

  滴水之恩,铭记于心。阿依·提别克将杜冬明一家的热情深深记在心间,告诉自己的孩子记住杜冬明一家对他们的帮助,以后也一定要多帮助别人。

  阿依·提别克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后来每次路过七连时,只要杜冬明在家,他都会给杜冬明带一些自制的奶疙瘩、风干肉和牛奶。

民族1(395975)-20240509105840

杜林给阿曼住勒·阿依提别克讲解羊圈后墙搭建方法。 苟汇敏 摄

  有来有往凝结真情。面对阿依·提别克的深情厚谊,杜冬明每次都按照哈萨克族的风俗礼仪招待阿依·提别克一家,一有时间就会带着水果、蔬菜、大米、清油等,和家人一起到阿依·提别克的夏牧场或冬窝子做客。

  1984年,杜冬明将阿依·提别克认作了干爸爸,两个民族的两家人成为相亲相爱的一家人。多年来,两家人在你来我往互相帮助中结下了深厚的情谊,被传为一段佳话。

  2006年,杜冬明因病去世,杜林和阿依·提别克依旧保持着亲密的关系,每当杜林遇到困难,阿依·提别克知道后都会热心帮助解决。

  杜林说:“我的成家立业都离不开我的阿依爷爷。小时候,我一去他们家,他不仅给我宰羊吃,还送了一只属于我自己的羊,产的羊羔也是我的。长大以后依旧如此,我结婚生孩子,我的阿依爷爷都来了。”

民族(分离图)0.jpg(396098)-20240509105848

杜林和阿曼住勒·阿依提别克察看树苗生长情况。 苟汇敏 摄

  2022年,杜林带着妻子去红旗牧场看望阿依·提别克,心细的他发现年近90岁的阿依·提别克身体有点不对劲,便开车把他送到了额敏县医院,自己掏钱为他办理了住院手续。医生告诉阿依·提别克,如果再晚一两天,就可能危险了。

  2023年,阿曼住勒·阿依提别克找到杜林,说自己想开个农机修理铺创收,可是还差2万元买修理工具。当时,杜林自己的资金都投到了养殖业,一时拿不出钱来,可看到阿曼住勒·阿依提别克着急的样子,便找朋友借了2万元给他,解了阿曼住勒·阿依提别克的燃眉之急。

  “只要我需要帮助,杜林从来都没有犹豫过、拒绝过。”阿曼住勒·阿依提别克说,“现在,我在额敏县开了一家修理铺,修理和售卖电动车。同时,我还养殖牛羊马,年收入在20万元左右。”

  彼此关照、相互援助、情谊长存。杜林说:“我们是一家人,我家的电动车、摩托车出了问题,都是阿曼住勒·阿依提别克帮我修理。”

  阿曼住勒·阿依提别克与杜林像家人一般来往,他们的孩子也犹如亲兄弟姐妹一般。杜林的女儿杜坤烩帮助上小学一年级的阿曼住勒·阿依提别克的儿子赛木斯尔·阿曼住勒辅导汉字书写。一学期下来,赛木斯尔·阿曼住勒不仅汉语说得越来越流利,汉字也书写得越来越工整,得到了老师和同学的夸赞。

  赛木斯尔·阿曼住勒说:“我有一个好姐姐,在她的帮助下,我得到了老师和同学的夸奖,而且我的作业多次评比都获得了优秀。”

  如今,三代人、两个民族,在深情厚谊中成为一个大家庭,绽放出越来越鲜艳的民族团结之花。

[信息发布]
01007032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1301426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