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发展普惠金融”以来,巴州分行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普惠金融发展理念,聚焦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服务乡村振兴、支持小微企业等重点领域持续发力,截至今年3月末,累计发放各类贷款1253.19亿元,获得当地党政和企业一致好评,先后荣获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脱贫攻坚先进集体”“开发建设新疆奖状”,连续三年获得巴州支持和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先进驻州单位”荣誉。
绘实粮棉安全“本色”
始终牢记“国之大者”,围绕主责主业,紧盯市场需求,彰显政策性银行责任担当。
备足资金强保障。持续优化政策性金融服务,不断加大对粮棉领域信贷支持,累计发放粮棉贷款843.2亿元,全力保障国家和地方粮油储备、粮棉购销、储备糖肉等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及仓储物流建设资金供应,市场份额分别保持在70%、90%以上,切实发挥了粮棉购销储资金供应主渠道作用。
链条延伸促发展。搭建“国有粮食企业+民营面粉加工企业”供应链模式,进一步延伸企业供应链、产业链,推动粮食产业多元化发展。累放贷款35.62亿元,助力延长棉花产业链,推动棉花和纺织服装产业集群成长。
立足优势扣重点。立足全州土地资源禀赋,以战略合作协议为抓手,加大信贷政策、模式和成功案例宣讲,并深化与央企、国企、上市公司、地方优质龙头企业合作,助力高标准农田建设及农田提质增效。截至3月末,累计发放农地类贷款39.21亿元,贷款余额25.49亿元,支持小麦、青贮玉米、棉花等土地提标改造100万亩,持续擦亮“农地银行”品牌。
绘画支农支“成色”
巴州分行持续提升站位,以融资、融智、融商、融情“四融一体”推进小微金融服务各项工作。截至3月末,累计支持小微企业96家,贷款余额169.47亿元。
紧贴实际破解融资难。该行严守业务边界,创新融资模式和方式,紧贴小微企业经营实际,从发现现金流、设计现金流、创造现金流的角度提供融资方案,灵活使用“贷款收益+其他综合收益”“1+N”现金流模式,保障承贷企业经营现金流需求,并引进州级担保公司、采取股东担保方式等,打造全产业链融资模式,通过支持博湖县渔业带动产业链上小微企业发展,有效解决小微企业现金流不足融资难的问题。
创新产品纾解到账慢。该行联合第三方科技公司研发“农副产品信贷监管平台”,荣获总行创新成果奖,并在全疆推广使用,通过“互联网+企业+农户”模式,实现监管平台和网银系统“一站式”对接,直接向农户支付收购结算资金,打通了资金支付“最后一公里”,在提高资金支付效率的同时,进一步保障了农民利益,助力棉农增收致富。
多措并举化解融资贵。积极落实总分行各项减费让利政策,采取利率差异化方案,根据企业综合情况采取科学合理定价,办理信贷业务各项费用全部由该行承担,以“让利+减费”的方式切实为小微企业发展降本增效。
绘浓美丽乡村“亮色”
巴州分行致力民生保障重点领域薄弱环节“补短板”,大力支持棚户区改造、供热、水利、医院等基础设施向乡村覆盖延伸,助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截至3月末,累计发放城乡基础设施类贷款258.38亿元,贷款余额117.66亿元,较十年前增长7倍。
助力城乡“换新颜”。持续用好信贷政策,紧盯地方党政关注的重大民生项目、重点补短板工程,不断优化服务质效。累计发放城乡融合贷款67.52亿元,重点支持“十大最美农村路”哈尔莫敦镇至莫西干达坂道路路段建设、各县市城乡融合综合开发以及供热管网、电商农贸基础设施提升等项目,目前存量项目28个、贷款余额44.34亿元,为支持巴州塑造有颜值、有魅力、有活力的乡村新图景提供支撑。
助力生态“穿绿衣”。该行持续加大绿色信贷投放力度,先后支持了孔雀河中段3千米河道以及沿岸生态治理修复、焉耆县40万千瓦光伏、若羌公铁联运物流园等43个绿色项目,绿色贷款余额83.22亿元,贷款规模持续领先州金融同业。在贷款推动下,项目节能减排成效明显,累计节约标准煤102.58万吨,减排二氧化碳234.54万吨,减排二氧化硫、化学需氧量、氨氮等4.11万吨,切实推动“丝路山水 壮美巴州”建设。
筑牢群众“安居梦”。该行聚焦城中村改造、保障性租赁住房项目等民生、民心工程,主动靠前服务,加大支持力度,累计支持棚户区改造项目39个、实现投放81.6亿元,支持改造危旧住房827.66万平米、新建安置房5710套,帮助4.35万户、17.66万困难群众住进“幸福城”;同时,支持且末县等3个县城维修改造保障性租赁住房1876套,为新市民、青年人和援疆干部、外来务工人员等群体创业就业提供安居保障。
绘就脱贫致富“底色”
始终将服务脱贫攻坚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和历史使命,全行全力全程支持打赢脱贫攻坚战、并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
发挥优势引导帮扶。脱贫攻坚时期,巴州分行发挥自身优势,以支持棉花、香梨、芦苇、番茄等特色优势产业为抓手,创新推出“银行+企业+贫困学生”教育扶贫模式、推广“银行+企业+困难群众”信贷模式,在政策、利率、流程等方面给予帮扶企业差异化服务,引导企业提供就业岗位、捐赠生产物资、与贫困生签订助学帮扶协议,帮助贫困户脱贫致富奔向小康。据统计,累计发放扶贫贷款287.38亿元,直接带动贫困人口4460人次,促成人均增收8368元。进入“十四五”以后,持续以“产业+”方式带动困难群众增收,累计发放巩固衔接类贷款321.09元,带动3088名群众实现增收。
动员全行主动帮扶。该行动员员工、客户等积极参加消费扶贫,累计购买扶贫产品超50万元,以消费方式帮扶新疆、西藏、湖北、吉林、四川等省区困难群众增收致富;先后为广西锦屏中学捐赠棉衣棉被、为包联村且末县奥依亚依拉克镇布古纳村捐赠资金46万元、为和静县巴音布鲁克镇伊克扎尕斯台牧场捐赠7.3万元建设500平方草料棚等,以实际作为助力各族群众实现富裕乡村愿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