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的巩留大地,绿意葱茏,生机盎然。巩留县吉尔格朗乡喀拉吐木斯克村中药材种植地的贝母迎来了采收季,田野含苞待放的贝母花与采挖者忙碌的身影交相辉映,勾勒出一幅美妙绝伦的田园风景画。
5月2日,虽然时值五•一小长假,但在吉尔格朗乡喀拉吐木斯克村贝母种植基地,田野里到处都是村民采挖贝母忙碌的身影,含苞待放的贝母花迎风摇曳。早上9点多,村民就到田地里开始了一天的工作,他们或坐或蹲,满怀期待地用一把把特制的“三齿叉”“小锄头”挖开一层层土壤,随着小锄头上下翻动,一颗颗带着泥土芬芳的贝母被轻轻挖出。
种植户姚宗国:“2020年我在吉尔格郎乡三村种植了200多亩贝母,今年到了采收季节,估计再有4-5天就挖完了,去年的经济效益还是比较可以的,今年的价钱更高了,1亩地能达到35000元,预计今年1亩地可以挣10000多元。”
贝母以其卓越的清热化痰止咳、解毒散结消痈等功效,成为了中医药领域备受瞩目的瑰宝。贝母在医疗保健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其能够有效缓解肺热咳嗽、痰多等症状,为人们的呼吸系统健康提供有力保障。同时,它在解毒散结消痈方面也表现出色,有助于解决一些相关的健康问题。随着对中医药需求的不断增长,贝母的市场前景十分广阔。因此,推广贝母种植具有重要意义。巩留县通过大规模种植贝母,不仅可以满足市场需求,还能为种植户和富余劳动力带来可观的经济收益,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
劳务经纪人赛力克•阿布力马金:“我们这里带过来60多个人干活,一天能挣二三百块钱,哪里有活就去哪里干,这边的活再有个两三天就完了。”
接下来,喀拉吐木斯克村将继续优化农业发展环境,依托中药材,做大做强中药材产业。同时探索多类型、多品种的农业发展模式,真正做到产业兴旺,确保全村高质量发展,为乡村振兴打好基础。
吉尔格朗乡喀拉吐木斯克村党支部副书记冯德强:“通过党支部引领带动农户和种植户之间土地流转,种植中草药贝母,使土地在原有的几百元/亩增加到现在的1000多元/亩,使农户土地上面增收了,通过采挖贝母带动劳动力转移方面,就近就地解决了劳动力,使农户足不出户在本村就能实现增收,在往年的基础上每人增收3000-5000元是不成问题的。”
乡村振兴,产业先行。近年来,巩留县立足资源禀赋,瞄准市场需求,利用当地自然优势,因地制宜发展中药材种植,为当地产业发展打开了新路子,使中药材种植真正成为促进群众增收的“良方”,为促进乡村振兴打下坚实的产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