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之年。在这一新的历史起点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迎来90周年华诞。
回首来时路,岁月峥嵘,年华无悔。90年辉煌岁月,全院职工秉承着“仁爱 诚信 博学 严谨”的院训,追求卓越、自强不息;90年筑梦流年,遵循着“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精神,精益求精,厚德至善。90年砥砺前行,医院学科建设持续发展,以科技创新引领医院高质量发展。
奋进九十、迈进一百!在医院建院90周年之际,我们开设【医心九十载 筑梦新时代】专栏,从党建引领、学科建设、医疗安全、优质服务、人文关怀等方面,多角度多层次展现医院90华诞系列院庆活动,同心携手献礼建院90周年。
4月20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心脏及泛血管医学诊疗中心心内一科心脏电生理团队应用国产脉冲电场消融系统,成功为两名阵发性房颤患者实施了脉冲电场消融术(PFA)。这是该系统自3月底在全国投入后在新疆的首次应用,打破了传统房颤射频消融技术的发展瓶颈,是心律失常介入治疗领域的一次重大突破。
治疗经过
两位患者均为老年男性,反复心悸、胸闷不适分别有6个月、2年,在当地医院明确诊断为阵发性房颤,口服药物效果不佳,反复发作。为进一步治疗,两位患者来到自治区人民医院心脏及泛血管医学诊疗中心心内一科。
两台手术分别展开
房颤是由于心房接收到异常电信号,引发心脏的异常快速颤动,是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也是导致脑卒中、心力衰竭的元凶之一,致残、致死率极高。心脏及泛血管医学诊疗中心副主任、心内一科主任姚娟介绍,目前最常见的房颤治疗方法是导管介入消融治疗,以射频消融和冷冻消融为主。而脉冲电场消融是房颤消融治疗领域的一项重大技术突破,它是通过高振幅脉冲电场,对病变心肌细胞膜造成不可逆的电穿孔,导致心肌细胞凋亡,既能保证消融效果,又能避免损伤消融目标区域的整体结构及邻近组织(如食道、膈神经等)。多项研究表明,较之于传统射频消融和冷冻消融,脉冲电场消融具有更高的安全性及有效性。
经过全面检查和评估,心内一科决定为两位患者实施房颤脉冲电场消融术这一新疗法,并由自治区人民医院党委副书记、院长杨毅宁教授,心脏及泛血管医学诊疗中心副主任王钊教授牵头组织心脏电生理团队多次讨论,制定了详细的手术计划。
脉冲电场消融实现肺静脉电隔离
两台手术实施顺利,较传统射频消融手术时间大大缩短。患者无明显痛感,无心脏毗邻组织损伤,术后恢复良好,4小时即下地行走,无明显不适。目前两名患者均已出院。
“此次手术成功实施,标志着自治区人民医院的房颤消融综合技术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在心律失常诊治技术领域再上新台阶。”姚娟表示,今后房颤团队将再接再厉,继续开展新技术、新项目,让心律失常诊治新技术遍地开花,帮助更多心血管病患者恢复健康,助力健康新疆、健康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