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师白杨市位于准噶尔盆地以西山地,气候多风干旱少雨,为有效提升边境林草生态承载力,着力解决边境生态脆弱问题,进一步调整师市林草产业结构,2022年,师市实施了国土绿化试点示范项目,该项目是新疆及兵团首个试点项目。
“我们围绕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的发展要求,立足林草融合发展,结合师市区域自然地理特点和资源优势,开展总建设规模53.86万亩的国土绿化试点示范项目,通过采取人工造林、人工种草、退化林修复、退化草原修复治理等措施,在全师10个团场种植以白榆、白杨、沙枣、沙棘、山杏、苹果、酸梅等为主的苗木约566.4万株。”师市林业和草原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崔永说,目前,该项目已完成建设任务52.35万亩,预计今年春季全面完成竣工验收。该项目的实施,极大地增加了师市辖区林草植被覆盖度,提升了林草资源整体质量,明显改善了师市生态环境。
为抵御风沙,改变恶劣环境,师市国土绿化试点示范项目在原有5.3万亩沙棘成功种植经验及规模的基础上,持续在荒漠区推广种植沙棘1.6万亩。
“现在环境越来越好了,自从团里种植了沙棘,不管是生态环境还是职工的收入,都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去年种植了210亩沙棘地,每亩收入达2000元。”九师白杨市一七○团七连职工赵亚虎说起沙棘带来的变化,连连点赞。
沙棘林既是生态林,又是经济林,沙棘产业的规模化发展让职工群众在收获生态效益的同时,也造就了特色产业的良好局面,实现了产业发展同乡村振兴同频共振。
“目前,团场以沙棘产业为主的合作社有15家,引进沙棘加工企业3家,预计今年全部投产,形成了‘企业+基地+合作社+种植户’的产业链,沙棘从防风固沙生态林成为实现职工增收、促进团场发展的支柱产业。”一七〇团农业发展服务中心副主任宋乐说。
为高标准完成国土绿化任务,切实提高造林成活率,师市林草局从苗木、栽植、浇水、管护等各环节严格把关,确保栽一棵活一棵、种一片成一片。“养护工作是保障苗木成效的重要环节措施,我们将发挥国土绿化试点示范项目示范效益,抓好苗木的管护工作,保障养护经费,做好防灾抗旱措施,确保苗木成活率。”崔永说道。
“现在走在团场各个地方,树越来越多了,环境也越来越好,职工群众是最大的受益者,住在这里很舒心。”一六六团三连职工李志鹏说。
如何不断拓展绿化空间,增加绿量,高质高效推动生态振兴?一六六团农业发展服务中心工作人员胡文说:“我们把国土绿化这项工作和职工的幸福生活联系起来,和团里的经济发展联系起来,全力打造农田林网化、连队公园化、道路风景化、庭院花园化,努力把团场建设成绿色生态宜居的美丽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