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轮发电机组转子重量大,增加了大轴顶起系统.......” 这是4月7日在新疆天业能源管理公司天能电厂“小课”分享上发生的一幕。台上讲得精彩,台下听得津津有味,像这样的“小课”当下在天能电厂很是盛行。
近段时间,能源管理公司天能电厂狠抓现场安全生产管理,推行班组“小课”活动,改变过去的一人讲、大家听的旧模式,突出培训思维创新,形成全员互动参与的讲课模式。
“我认为最大的创新就是淘汰老一套培训模式,由专工、班长唱‘独角戏’的‘我说你听’转变为让员工‘过把讲师瘾’,轮流担任老师上讲台分享。”天能电厂发电车间值长罗安斌对这种方法很是赞同。他认为,员工学会了才能讲出来,台下听百次,不如上台讲一次。
据悉,班组“小课”要求每位员工都要当一次老师,使班组培训学习由过去的学学文件、看看书本,变成了现在既要学也要讲的多方互动模式。
“我们今年的培训不追求快、多,而是要让大家‘细嚼慢咽’。培训内容从课堂问答、课后学习、考试选题,一周一‘攻’课。‘专攻术’可以让班组人员对设备状况及操作要点达到熟稔于心。”培训负责人郭翔说道。
“为讲好一堂课,员工必须从选课题、收集资料、备好课精心设计,再面对班组,把内容讲得通俗易懂。”发电车间汽机值班员高培瑞介绍说,这种学习形式的转变,使班组成员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大大提高,将原本枯燥单一的培训学习变成人人参与、人人互动的故事会、“群英会”,不仅促进了员工综合能力的提升,还有效维护了机组平稳运行安全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