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正文

七师胡杨河市:让非遗之光点亮美好生活

作者:    来源: 第七师胡杨河市融媒体中心    日期: 2023-12-29

  12月25日,在七师一二七团职工文化活动中心,一二七团苏兴红豫剧团正在排练春晚节目,豫剧的唱腔回响在整个排练室。

  一二七团四连职工翟雪松是今年新加入豫剧团的成员,他告诉记者:“我一直很热爱豫剧,现在退休了,为了丰富生活、陶冶情操,毫不犹豫选择加入豫剧团,系统、专业地学习豫剧。我儿子在克拉玛依市工作,他们单位还邀请我们去他们单位的春节晚会上表演。”

  让非遗重新进入日常生活环境,在日常中绽放光华,才是最好的保护。连日来,各团场开展丰富多样的活动,让非遗文化步入寻常百姓家,丰富群众文化生活的同时,让多彩非遗根植在师市大地上。

  据了解,一二七团最早的豫剧团成立于1962年。近年来,一二七团党委一直致力打造“豫剧之乡”文化品牌。2021年7月,注册成立了一二七团苏兴红豫剧团,广泛开展豫剧宣讲、送文化下基层、文艺展演等活动,受到职工群众的一致好评。2021年,一二七团“军垦豫剧”成功申报师级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2022年5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新疆豫剧传承基地”“兵团第七师豫剧文化培训基地”落户一二七团。苏兴红豫剧团还把豫剧文化带进了校园,在幼儿园设立了豫剧培训课堂,让孩子们感受到了传统戏曲的魅力。

  豫剧爱好者们在排练之余,创作了《咱们唱唱幸福歌》《留在苏兴滩》等二十多首优秀的、展示团场改革发展成果的高质量文艺作品,几乎每周都会献上精彩纷呈的豫剧歌曲表演。如今,随着苏兴红豫剧团名气的高升,社员逐渐增多,听众更是由本团发展到了周边地区。

  一二七团退休职工、豫剧团成员姚莉说:“今年,我们有10场环团演出,每一场效果都特别好,让我们更有信心去唱戏。我能把这些优秀的节目展现到各个团场,让大家都能感受到豫剧的魅力。”

  豫剧团团长邵会良说:“目前,豫剧团培养了二十多个孩子唱花木兰、穆桂英等角色,得到大家的赞扬和认可。豫剧戏曲文化是一二七团的一张文化名片,我们要加强创作,通过戏曲宣传,使一二七团的文化底蕴越来越深厚、越来越精彩。”

  一方红纸,一把巧剪,一件件精美的作品,展示出了传统文化的魅力。在一二八团,每年的职工技能冬季培训都少不了剪纸这个特色课程。12月24日,师市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邹广燕正在给职工们讲解剪纸的基本功,职工们跟随着她的动作,有模有样地剪出了一幅幅形态各异的剪纸作品。

  为了进一步壮大军垦剪纸文化,一二八团成立了剪纸文化工作室,配备齐全剪纸相关工具,打造良好的创作环境,更有利于剪纸艺人的创作。各种剪纸培训班的开展,也进一步壮大了一二八团的剪纸文化队伍。工作室以剪纸元素为题材,将剪纸做出云肩、挂历、扇子、手提袋、摆件等艺术品,让剪纸文化以一种春风化雨的温柔,融入职工群众生活中去,不断走向远方。

  邹广燕说:“作为剪纸文化的传播者,我对剪纸文化有着深厚的感情,团里也给剪纸文化搭建了很好的平台。包括成立剪纸文化工作室,开展了剪纸文化培训班和剪纸展,都非常有利于剪纸文化的传播。通过各项活动的开展,壮大了剪纸文化队伍,也将职工生活的美好融入剪纸艺术中,让作品更接地气、更新颖。”

  近年来,七师胡杨河市不断探索非遗传承发展的好方法、新途径,评定了手工布艺刺绣、军垦剪纸、西域瓜果层叠绘画技法等6个项目为师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评定了师市第一批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名录,成功创建了3个国家级非遗项目七师传承基地和兵团首家非遗项目工作室,不断开创师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新局面。

  作者:阿曼古丽 彭兴虎 蒋莹 胡晓勇

[信息发布]
01007032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130049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