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正文

风情喀赞其 民俗体验有深度

作者: 银璐    来源: 石榴云/新疆日报    日期: 2023-06-01

  这里,天空是蓝的,街道是蓝的,墙壁是蓝的,大门是蓝的,马车是蓝的,连载着冰淇淋的推车也是蓝的。走进伊犁老城喀赞其民俗旅游区,无论你的内心上一刻是什么颜色,瞬间都会被属于蓝色的清润明朗所浸染。

  而多年前,这里并不是这样,街区基础设施匮乏,街巷道路长年失修。自2007年开始,政府主导,居民参与,伊宁市投资1.2亿元对喀赞其的核心区进行保护性改造和旅游开发建设。2015年,喀赞其民俗旅游区前进街成为第一批中国历史文化街区。

  如今,生活在这里的约12万各族兄弟姐妹,享受着改变带来的红利,家家是景点,户户有亮点。今年1—5月,喀赞其民俗旅游区已接待游客108.9万人次,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在这片老城里尽情感受着新气息。

mmexport1685107783543

旅游区内民族乐器演奏展示。顾晓霞提供

  看风景+品民俗

  喀赞其民俗旅游区位于伊宁市中心,是一个城中特色城。多元一体文化积淀下形成的特色建筑风格,是游客向往和爱上喀赞其的原因。在这片历史街区里,有300多栋清代以来不同时期的建筑,还有2万多户特色庭院。

  在新疆各地的民俗风情旅游区里,传统建筑和居所是亮点之一,喀什古城的高台民居、坎儿井民俗园的吐鲁番民居、喀纳斯景区的图瓦木屋、巴音布鲁克草原的蒙古包……让各地游客非常向往,成为展现地方民俗风情的重要部分。

  新疆历来是多元文化荟萃之地,也因此拥有了形式多样、内涵丰富的民俗风情。在建筑和居所之外,歌舞艺术、服装饰品、特色美食、礼仪文化都为旅游区带来无数拥趸。

  携程旅游网、去哪儿网、同程旅行网等热门平台的搜索显示,“看风景+品民俗”是来疆游客的热衷选择。

  在维吾尔语中,喀赞其意为“铸锅为业的人”,其中“喀赞”是“锅”的意思,“其”意为“工匠”。岁月变迁,如今的喀赞其民俗旅游区里有了更多的“其”。钉马掌的塔克其,打馕坑的托诺其,做花帽的朵普其,做陶瓷器具的塔瓦克其,制作铁桶的切来克其等,这些各具特色的“其”和在他们妙手下诞生的手工艺品,也成为民俗展示的主角。

  吃着有上百年历史的冰淇淋,与蓝色民居合张影,蹦上“马的”,在微微颠簸和悦耳的铃声中赏街景;亲手敲打一件铁器,缝制一顶花帽,使出浑身解数去绷一个鼓面;在家访点里和艾山大哥聊聊家常,随手摘下树上的几颗杏子尽享酸甜。

  “家访点、工艺品店铺、民宿、餐厅等的改建提升,让旅游区呈现出有颜且有料的面貌,也带动了手工艺人就近就业、创业,居民收入上去了,对传承手艺、拓宽手工艺产品发展路径,有了信心和动力。”伊宁市卡山其民俗旅游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海力曼·阿吾提说。

  目前,旅游区内已建成手工艺品店超过100家,拥有民间工匠1000余人,培育旅游商品生产企业53个,推出旅游商品200余种,其中沙粒画、木制品、皮具等28种被列入“新疆礼物”系列产品。此外,旅游区还有特色农家乐及各类餐饮经营户30余家、哈迪克(马的)经营户28人,平均月收入超过7000元。

mmexport1685107755209

旅游区内蓝白相间的特色建筑。 顾晓霞提供

  重点打造“体验”二字

  5月23日,来自湖北武汉的游客周放第二次来到喀赞其,这一次她还带来了父母。

  新游客的增加,回头客的到来,也对民俗旅游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仅依靠“看得新鲜”,并不能充分体现出民俗风情中的文化内涵,也无法让游客产生“再来一游,带人来游”的强烈意愿。

  “两年前来的时候第一次坐了六根棍马车,体验了打馕,住了民宿,这次故地重游,街区的现代气息更浓了,民宿的设施和服务也有了很大提升。”周放说。

  上次临走前,她曾就自己的感受,给民宿的主人提过一些建议。这次她又来住,发现餐食丰富了,房间配备的洗漱清洁用品统一定制,公共休息区添了沙发、懒人椅、吊床,还有了茶桌和茶具,一壶香气四溢的果茶始终为来客准备着。

  地方民俗具有独特性与不可替代性,所以民俗风情游的重点在“体验”二字上。在一个陌生且向往的地方体验历史文化发展脉络与成果,品味其中丰富的人文内容,深度了解属于这里的故事,是游客最直接的目的。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思想观念的转变,人们希望在旅途中汲取到丰富的人文知识,提升见识,从某种角度讲,民俗风情游要满足的是游客精神层面的需求。”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资源开发处处长段玉明说,充分利用新疆种类繁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丰富民俗旅游区文化内涵的重要途径。

  新疆目前有非遗代表性项目5425个,其中3个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遗名录,94个入选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315个入选自治区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这些各民族自古以来交往交流交融的文化成果,包含手工技艺、表演艺术、民间文学、节庆民俗、体育运动、传统医药等,种类多样、形式多变、内涵丰富。

  但当下对以非遗为代表民俗文化的开发和利用,仍然有一定的局限。“民俗展示方式和产品类型单一,与现代生活接轨不够,游客参与度不高,对产品成为‘大众生活所需’的研究不足。”伊宁市文化体育广播电视和旅游局党组书记、副局长杨璐说,把文旅资源转化成文旅产品是当务之急。

mmexport1685107724358

旅游区靓化后环境优美。伊宁市文化体育广播电视和旅游局提供

  让民俗文化“看得见、看得懂”

  在以民俗旅游区为名的景区之外,新疆的各级景区事实上都加入了以非遗为主体的民俗展示内容,比如和田团城民俗旅游区的和田药茶、喀什古城里的铜器制作、额河第一村塔拉特村的冬不拉弹唱、葡萄沟景区里的纳孜库姆舞蹈、可可托海景区的赛马等等。

  2022年,首批5个自治区级“新疆非遗巴扎”颁牌,设在吐鲁番市葡萄沟景区、新疆国际大巴扎、喀什古城景区、喀赞其民俗旅游区、和田团城民俗旅游区,为探索文旅融合发展、民俗产品展示及非遗产品销售提供了重要平台。

  穿上蓝色的金丝绒演出服,顶起约12公斤重的茶壶等,77岁的自治州级萨玛瓦尔舞蹈传承人居麦卡热·巴和提又开始了在喀赞其民俗旅游区一天的表演,神情逗趣,小碎步轻快,引得打卡游客笑声不断。

  “有专门人员讲解民俗,这个设置特别好。看了这个舞蹈,我还了解了它是从饭馆和茶馆的师傅们迎客待客、制作食物、倒茶的技能上演变来的,很有收获。”四川德阳游客赵显瑜说,民俗旅游区里,关于民俗的专业讲解非常重要,看了要能看懂、懂了融得进才有意义。

  目前,喀赞其民俗旅游区配备了一线讲解员和演职人员34人,均是专业出身或接受过专业培训。

  克拉玛依职业技术学院旅游管理专业毕业的乃菲赛·努尔阿合买提,在喀赞其民俗旅游区做讲解员已经3年,旺季时每月工资可达5000多元。

  “民俗旅游区的定位,需要我们讲解员有丰富的知识储备,灵活的讲解技能,还要通过一次次讲解去研究游客的喜好。”乃菲赛说,尤其是在民俗家访点、民俗展示区里,面对任何来自游客的提问,讲得懂、讲得全、讲得通,是她和同伴们的目标。

mmexport1685107714850

“马的”在旅游区里受到游客青睐  伊宁市文化体育广播电视和旅游局提供

  经过多年努力,喀赞其民俗旅游区已经培育出民俗家访点88户,每户平均月收入达5000元。

  目前,投资3.8亿元的伊犁喀赞其传统民俗文化展示区正在建设中,包含石榴花展览馆、伊犁风情文化演艺中心、“其文化”体验推广中心、民族团结主题体验馆等,今年年底计划完成主体建设。

  “展示区配套建设了地下停车场、智能导览系统、场馆导视系统,以满足游客对文化旅游场所的便捷性需求。”海力曼说,展示区建成后,喀赞其将成为以深度体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主题的“旅居共享”大型人文景区。

[信息发布]
01007032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1296628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