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以农为本,农以种为先。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种业发展。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深入实施种业振兴行动,强化农业科技和装备支撑,健全种粮农民收益保障机制和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确保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脱毒马铃薯原种田喜获丰收(资料图)
造品牌“芯”,“小种子”孕育“大丰收”
种子是农业的芯片,如何让小种子迸发大能量。泽普县良种场作为泽普县实施“种子”工程的基地之一,6200亩小麦地全部种植新冬20号、新冬60号新品种,高质高产小麦使种植户口袋越来越鼓,尝到甜头的种植户种粮积极性日趋高涨。
泽普县良种场村民古丽努尔•艾则孜说:“今年我们播种了新冬60号小麦种子,同时又实施高效节水之后,农田消耗的水量也减少了很多。农业局技术人员也会定期给我们进行专业指导,我们也掌握了许多农田管理的专业知识,今年的小麦获得了大丰收。”
党的十九大以来,泽普县以“品种、品质、品牌”为主线,通过“企业+科研院所+基地+农户”的运行模式推进“种子工程”,建成面积1500亩的全疆第三个小麦育种家基地,也是南疆第一个小麦育种家基地。培育和推广了早熟、高产、优质小麦新品种新冬60号、新冬57号、新冬40号、新冬46号等。随着小麦育种家泽普基地“种子工程”及良繁体系的建设,使全县良种繁育工作科技含量日渐提高,优势品牌逐步突显,不仅为调整农业产业结构起到了重要作用,也为粮食高产、高效、优质提供了有力支撑。2021年泽普县波斯喀木乡托万喀勒格热克村小麦新品种新冬60号高产示范田实收产量740.8公斤/亩,刷新了南疆小麦单产最高纪录。
泽普县金湖杨种子公司经理闫晓静说:“泽普县通过科学推进现代种子产业园建设,持续做强种子产业,加快新技术、新品种推广应用,使‘泽普种子’这张名片越发熠熠生辉。2022年泽普县良繁田已达到2.25万亩,使品种更优、产量更高、综合性状更好的新品种得到进一步推广应用。”
小麦良种示范基地(资料图)
补短板“芯”,“后来者”成为“先锋军”
2022年,泽普县成为全国四十一个大豆科技自强示范县之一。在自治区农业农村厅、新疆农业科学院的大力支持下,泽普县复播大豆膜下滴灌高产栽培技术已经非常成熟。通过实践,高产、耐密、适宜机械化的中黄30号、绥农35号、合农71号三个品种的大豆已深受当地农户的认可。同时,在种植过程中,专家全程指导,使本地农户熟练掌握了大豆专用播种机、膜下滴灌水肥一体化技术、病虫草害综合防控技术、化控调节技术、机械化收获技术。带动提升了南疆地区大豆产业科技水平,助力农民增产增收,真正实现了大豆“藏粮于技”。
国家大豆产业技术体系南疆综合试验站站长严勇亮说:“近年来,我们通过不断地研究,培育出了适合南疆种植的新品种、新技术,通过我们传授技术,现在很多农户都掌握了复播大豆技术,以此来提高农户们的经济收入。我们也想通过这个窗口来带动我们整个喀什地区或者南疆地区大豆的产业发展,提高它的科技水平。”
邀请新疆农科院专家进行专题授课(资料图)
强产业“芯”,加速科研成果转化
有效利用科技研究平台,加快科研成果转化,做强现代种业体系,泽普县把种业振兴作为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重要抓手。早熟马铃薯是泽普县特色种植产业,常年种植面积2万余亩,为确保该产业健康持续发展,县农业部门高度重视脱毒种薯生产工作。县金湖杨种业公司十几年来,坚持引进脱毒瓶苗,扩繁生产脱毒原种和良种从而为全县提供优质脱毒种薯,助力泽普县农民群众通过种植早熟鲜食马铃薯实现产业增收。
泽普县金湖杨种子公司经理闫晓静说:“每年6月底,我们县金湖杨种业公司在脱绒厂种植的脱毒马铃薯原种田亩产达到2107公斤,为农产品高效增收奠定坚实基础。”
下一步,泽普县将持续加强核心技术创新能力平台建设,积极引进科技创新领军人物,探索提高农业生产效益的路径和方式,完善科研创新体制机制,为农业节本增效和农民增收作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