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新和县各乡镇开展以“和美乡村幸福生活”为主题的农牧民讲故事大赛,农牧民围绕医保、就业、身边好人等主题,用带着浓郁乡音的讲述,将惠民政策的温暖与时代的壮阔变迁化作动人篇章,用“泥土味”的故事串联起乡村振兴的和美画卷。
来自新和镇的阿依古丽·买买提手持医疗结算单登台,用情景剧《三张病历本》讲述三代人的就医变化:爷爷背着馕徒步去县城看病的艰辛、父亲骑摩托送母亲去市医院的焦灼、如今自己在乡卫生院“一站式”结算的便捷。当她展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卡时,台下多位老人纷纷叫好,生动诠释了“基本医保托底、社会救助织网”的民生温度。
玉奇喀特镇90后的巴音别力克举起手机,向大家播放自己的摄影作品《南疆良田》,通过县里组织的电商培训,他将机采棉花、优质核桃加工、新和卤鸽搬进直播间,带动合作社年销棉花、核桃约8万吨,通过科技赋能新和特色产品走向世界。正如参赛选手热娜古丽·吐尔逊所言:“过去找工作要骑马到巴扎(集市),现在关注‘新和县公共就业服务中心’公众号,岗位像雪莲花一样在手机屏幕里绽放!”
“这本账本记了40年,每一页都是民族团结的情!”82岁的玉奇喀特镇老人库尔班江·司马义颤抖着翻开泛黄的笔记:1983年,邻居张大哥帮他修倒塌的羊圈。2008年,汉族医生救回难产的妻子……他在《石榴籽日记》中宣布成立“团结互助基金”,用毕生积蓄奖励孝老爱亲模范,展现农民安居乐业、各民族团结奋进的美好画卷。
一段段生动的讲述,清晰且深刻地见证了在党的带领下,新和县在农业产业革新、农牧民生活质量飞跃、各民族和谐共处等方面的斐然成就。
此次讲故事大赛,农牧民用乡音讲述病有所医的踏实、劳有所得的喜悦、德有所敬的温暖、国有所强的自豪,借助饱含真情的“小故事”,折射出乡村发展的“大图景”,他们用灵巧的双手描绘致富的新画卷,以开拓的勇气拥抱前进道路的挑战,以诚挚的真心搭建各民族友好交流的桥梁,奏响了一首首开拓创新、团结奋进的恢宏赞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