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4600人挥锹上阵,68万株新苗锁沙固土-新华网
2025 04/01 21:53:16
来源:二师铁门关市融媒体中心

4600人挥锹上阵,68万株新苗锁沙固土

字体:

  春暖花开时,共“植”一片绿。连日来,二师铁门关市塔里木垦区各团镇抢抓春季植树造林的有利时机,积极组织开展义务植树活动,以实际行动践行绿色发展理念。

  3月28日,在三十三团六连义务植树活动现场,500余名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职工群众和护林员以高涨的热情投入“绿色战役”。大家两三人一组,在技术人员的指导下默契配合,有的挥锹铲土、有的扶苗填坑,每一道工序都一丝不苟。历经一天奋战,数万株新栽的树苗挺立,与戈壁春光相映成趣,为荒漠勾勒出生机脉络。

  “我家就住在这边,离沙漠近,前些年风沙大的时候,出门满嘴都是沙子。植树造林能改善环境,所以我从十年前就开始参加植树了。每年挖坑、栽树都很辛苦,可一想到这些树以后能挡住风沙,让生活的地方越来越好,我这心里就觉得特别值,再累也愿意。”三十三团职工李向辉抹去额头上的汗水,望着绵延的“新绿”开心地说。

  与此同时,在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的三十一团漠南之南景区,上千名党员干部、职工群众、大学生志愿者及学生代表挥锹培土,种下梭梭、胡杨、红柳等耐旱苗木,用实际行动书写“向沙要绿”的生态誓言。

  植树现场,党旗与志愿旗迎风招展,人声鼎沸。参与者分工协作,铺膜、挖坑、扶苗、填土,一株株梭梭与胡杨在沙地上扎根挺立。三十一团农业林业草原和生态保护中心工作人员宋财富边培土边感慨道:“每次看到这些种下去的小树苗,我就仿佛看到了沙漠变绿洲的希望。这些小树苗承载着我们一代又一代兵团人将沙漠变成绿洲的期望,组织植树不仅是为了防风固沙,更要唤醒每个人的生态保护意识。”

  据悉,今年塔里木垦区预计组织超4600人参与植树,新造林地3270亩,栽种苗木67.62万余株,其中梭梭58.8万余株、胡杨1万余株、‌密胡杨2.5万余株、大果沙枣2.5万余株、沙枣0.12万余株、红柳2.7万余株。这些“沙漠卫士”将构筑起阻击沙海的生态屏障。

  二师铁门关市地处天山南麓,塔里木盆地东部,部分辖区夹于塔克拉玛干与库木塔格两大沙漠之间。当地年均降水量不足50毫米,每年春天都有风沙天气,气候干旱,生态环境脆弱。作为国家“三北”工程六期“河西走廊—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阻击战”核心区,这里成为阻击两大沙漠合拢的前沿阵地。

  “一直以来,三十一团始终积极践行生态卫士职责使命,在库木塔格沙漠种植梭梭、红柳等生态防护林,现已达到1万余亩,实现了向沙漠纵深挺进1.2公里的任务目标。2000年前三十一团森林覆盖率不足12%,现在已经达到了19.3%。下一步,我们将持续巩固现有成果,不断扩大绿色面积,做好沙漠绿洲的‘守望者’。”三十一团党委常委、副团长刘畅说。

  从“沙逼人退”到“绿进沙退”的逆转,这场跨越时空的绿色征程中,既有“深栽速生”植树法提升苗木成活率,也有“草方格+滴灌”固沙技术,更凝聚着每年数万人次义务植树的全民力量。正如来自河北省的大学生西部计划志愿者刘育麟在植树日记中写道:“根须深埋的是幼苗,枝叶舒展的是未来。这是我来到新疆的第三年,也是参加千人植树的第三年,在这片沙漠种下一棵树,为沙漠增加一抹绿,我很骄傲。”

  春染大漠,新绿绵延。当一棵棵树苗在风沙线上挺立,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的绿色长城正悄然崛起,构筑起一道道坚实的绿色屏障。(杨丽娜 谢喃喃 刁翔 刘春林 俞志鹏 石刘)

【纠错】 【责任编辑:周倩】

Copyright © 2000 - 2025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制作单位:新华网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新华网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