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沙湾市各级党员干部坚持用心用情用力察实情、办实事、求实效,奋力书写为民服务“暖心答卷”。
聚焦问题察实情。用好身边“微载体”。设置困难诉求专栏、悬挂意见簿,张贴网格员电话,建立微信交流群,开通物业服务企业“红色管家”热线,做到在日常、在“家门口”收集群众困难诉求。同坐一条“小板凳”。动员党员中心户、网格(楼栋)长、村(居)民小组长等基层工作力量,定期举办“联户说事日”“居民纳凉会”“乡村夜话”活动,与群众紧紧围坐在一起,用板凳温度换取群众真话、实话、知心话,收集路灯维修、停车位紧张、下水道堵塞等困难诉求1000余件。开展基层“大调研”。聚焦群众关心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组织市乡两级党员干部深入联系乡镇(街道)、村(社区)等基层一线,通过入户走访、交流座谈、长期蹲点等形式,征求意见建议300余条,发现问题21个。
分类施策办实事。建立解困工作机制。根据群众反映事情的内容、轻重缓急程度及范围,建立基础设施类、教育医疗类、党员干部作风类等6类台账,采取村(社区)独立解决、乡镇(街道)指导办理、市直部门(单位)联合处置等方式,做到统筹协调、整体推进。打造便民生活服务圈。依托“石榴籽服务站”优化建设,完善村(社区)阵地养老托幼、学习交流、休闲娱乐等便民服务,推进社保缴纳、水电气充值等高频服务事项“指尖办”“网上办”“就近办”,满足群众需求。办理惠民利民实事。指派业务骨干或服务团队进行“点对点”精准服务,化解矛盾纠纷300余起,排除安全隐患100余个,解决就业就学就医等困难诉求2000余人次。
运用结果抓成效。公开服务过程。聚焦“四议两公开”“党员承诺践诺”“无职党员设岗定责”等工作,通过公示栏、微信群、政府网站等方式,公示决议事项的处理进度及结果,做到公开、公平、公正。综合评价结果。邀请“两代表一委员”“四老”人员、党员群众代表等担任“评议员”,采取“实地看+现场问+座谈议+集体评”的方式对党员干部进行“打分”,评定“好、较好、一般、差”4个等次。今年以来,各类为民事项办结率91.82%,群众满意度达100%。注重奖优罚劣。对办事效率高、群众反响好、综合评价优的党员干部,在年度考核、评优评先等方面予以倾斜;对进展缓慢、群众满意度低的情况,采取“干部同责、逐级表态”的方式传导压力,确保事事有着落、件件有回音、处处见成效。(供稿:中共沙湾市委组织部 何春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