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二师铁门关市的戈壁绿洲间,一群年轻的大学生西部计划志愿者正用脚步丈量边疆,用热血书写青春。他们来自五湖四海,带着对西部的向往、对理想的执着,将最好的年华融入兵团的热土。
叶怡
美术馆里的“破茧者”
“今年是我来兵团的第一年。”2024届大学生西部计划志愿者叶怡站在铁门关市美术馆的展厅里,凝望着一幅幅二师职工群众创作的麦秸画、剪纸、手工艺品时说道。
叶怡正在讲解铁门关市美术馆的作品。
灯光透过穹顶洒落,为富有艺术气息的作品镀上一层金色。她笑着说:“刚来时,我不知道如何讲解带有兵团精神的艺术作品。”如今,这位湖北姑娘已从一名普通讲解员成长为能独当一面的“文化使者”。
选择西部计划,源于她对青春的期许:“20多岁,总要为理想做点什么。”从长江中游到西北边陲,她带着对未知的憧憬而来。在美术馆,她的工作远不止“讲解员”那么简单,策划展览、运营视频号宣传、接待各企事业单位参展……“这里的每一件展品都是我的老师。”她指着一幅兵团题材的国画说,“那一笔一画中藏着历史,我要让观众感受艺术背后的灵魂。”
工作之余,叶怡便和朋友们一起去看这里的沙漠、草原、湖泊、胡杨;在夜市里尝一口香辣的烤肉;听兵团人讲述屯垦戍边的故事。“这里的风景和人文让我震撼。”她说,“但最让我惊喜的是,艺术让我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如今,她能从容地向游客讲述一幅油画中戈壁绿洲的变迁,也能用新媒体平台制作短视频,让艺术“活”起来。
“我没什么大愿望,”她低头轻笑,“希望家人安康,自己踏实工作。新疆的每一寸土地都值得守护。”她向学弟学妹们发出邀请:“来铁门关吧!看大漠孤烟,品兵团风情,这里会是青春最好的舞台。”
路兰轲
镜头下的“追光者”
2023届大学生西部计划志愿者路兰轲已在二师铁门关市服务两年,如今在师市团委负责宣传报道、拍摄、公众号运营等工作。
路兰轲正在拍照。
他告诉记者,选择西部计划是源于大学时被一部纪录片深深触动,镜头里,前辈们扎根且末县支教的身影让他决定:“要成为和他们一样‘酷’的人”。
来到路兰轲的工位,记者看到,桌上摆着一张相片,相框上写着“铁小青公益照相馆”,相片里是路兰轲和团委的领导同事们看着镜头微笑。
2022年,师市团委牵头成立“铁小青公益照相馆”,目的是为老年人、基层工作者等群体提供免费摄影服务。作为计算机专业出身的志愿者,路兰轲起初对摄影一窍不通,但在实践拍摄中他很快就掌握了拍照技巧。
从调试设备到后期修图,从捕捉神态到设计背景,路兰轲渐渐从“技术小白”成长为团队主力。在铁门关市各社区,他带着志愿者们为独居老人拍摄“人生第一张证件照”,到群众家中拍摄家庭照,用镜头记录下许多被岁月遗忘的温暖瞬间。
为庆祝第五个中国人民警察节,2025年1月7日至8日,路兰轲与师市公安局团委共同策划了“铁小青公益照相馆”公益拍照志愿服务活动。他和志愿者共同为平日里奔波在街头巷尾的警察及家属拍摄全家福。
路兰轲说:“我们能做的,就是用镜头为他们留一束光。”
在谈及未来的愿望时,路兰轲告诉记者:“希望能成功上岸,然后扎根在兵团,用自己对这片土地的热爱与执念,在未来的道路上继续发光发热。”
同时,他引用张仲瀚将军的诗句寄语后来者:“青年当有志,立志在四方。祖国需要处,皆是我故乡。”
李笑西
讲台上的“摆渡人”
在华山二中一年级一间教室里,二十几个孩子正在朗读课文,稚嫩的童声如山间清泉。李笑西用粉笔在黑板上写下孩子们新学的生字,并反复领学。
李笑西正在讲课。
李笑西是2022届大学生西部计划志愿者,在二师铁门关市工作了两年后便考入华山二中成为一名教师。
“当志愿者,能为人民服务,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李笑西说。
2021年,李笑西的家乡郑州发生暴雨,她主动请缨成为一名抗洪志愿者,“那时我在家乡连续奋战了几天,搬运物资、转移群众,真切感受到了‘众人拾柴火焰高’的力量。”她说,正是这份对志愿服务的信仰,让她毅然选择跨越3000公里,扎根兵团。
如今,她将志愿服务精神融入课堂,给孩子们讲兵团几代人屯垦戍边的故事。
谈及愿望,李笑西的眼中闪烁着光:“希望每个选择兵团的青年都能如愿以偿。”
在采访结束时,李笑西对着镜头温柔地说:“学弟学妹们,来新疆吧!这里的星空特别亮,因为每一颗星都承载着奋斗者的梦想。兵团的土地不会辜负每一份热爱,就像它托起我的青春一样。”
三年光阴,李笑西从一名志愿者成长为兵团人,她的故事如同兵团热土上千万个奋斗者的故事一样,平凡却闪耀。(魏怀娟 代悦 巴玲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