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新和县塔什艾日克镇作为“中国民间艺术之乡”“民间歌舞之乡”,聚焦“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新性发展与传承”,将“新和赛乃姆”非遗文化融入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中,实现新时代文明实践与非遗文化传承发展深度融合,不断激活非遗文化生命力,让非遗文化在现代社会文明中焕发出新的光彩,推动非遗文化“活起来”“传下去”走出去”。
赛乃姆,作为新疆维吾尔族的传统舞蹈,其传承与发展需要一个能够充分展示其魅力的平台。新和县塔什艾日克镇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乡村文化广场、农家书屋等
阵地,充分发挥资源禀赋优势,不断拓展文化阵地资源,通过阵地筑基,构筑文化展示新舞台,定期组织开展赛乃姆文化讲座和传承培训学员500余人,邀请非遗传承人现场教学,让群众在近距离接触中感受赛乃姆的独特魅力。在数字化转型的大潮中,积极探索文化传播的新模式,利用阿恰墩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直播间平台,邀请本辖区民间艺人进行抖音直播活动,不断拓宽非遗文化传播力度。此外还用好本地优秀传统文化资源,通过“非遗+文明实践”模式,将非遗文化融入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中,在推动非遗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同时,扩大宣传展示的辐射面和影响力,让文明实践与文化传承深度融合。
新和县塔什艾日克镇在“新和赛乃姆”非遗文化发展中不断加强对现有传承人的保护与扶持,提供资金、场地等支持,鼓励他们开展更多的教学活动和创作。激励有条件的学校和企业为现有非遗人才提供实践场所、培训机会等,依托文明实践阵地资源,由镇级公共文化服务中心统筹管理,建立有14名民间艺人组成的教学团队,从各村挑选民间艺人及文艺爱好者,通过老艺人传帮带和系统培养,积极培养后继
人才34人,通过队伍聚力,不断汇聚文化传承新力量,为非遗文化的传承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另外,在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开展非遗文化活动中,非遗传承人还结合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和惠民政策,编排创作了《社会主义好》《党的政策亚克西》《农村新事》等一批深受各族群众欢迎的经典作品、文艺节目12个,在全镇文明实践阵地开展了非遗文化演出活动,为基层群众送去理论、送去多彩文艺、送去服务。
近年来,新和县塔什艾日克镇把“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作为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深度挖掘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将非遗文化与现代节日相结合,通过活动搭桥,
搭建文化传承新桥梁,吸引更多年轻人参与。在每一次的传统节日里,组织非遗文化传承人在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等阵地广泛开展活动时,都会将传统文化融入“新和赛乃姆”非遗表演中,营造浓厚的节日氛围。同时,还把青少年作为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人群,邀请非遗文化传承人走进学校,开展“非遗进校园”活动,为非遗文化的保存、传承及完善做出了贡献;把开展文化惠民活动作为提升非遗文化影响力和覆盖面的重要途径,举办梨花节、非遗展演、全民阅读等活动500余场,服务群众2万人(次),以新的文明实践场景推动传统文化传承“走新”更走心。
新和县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通过提供展示平台、推动非遗与现代生活融合、培养传承人才、助力乡村振兴、创新传播方式以及强化阵地建设等多方面举措,为非遗文化的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使其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段怡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