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自治区人大环境与资源保护委员会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贯彻落实自治区党委十届历次全会工作部署,在自治区人大及其常委会的领导下,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明确定位、善作善成,扎实做好环境资源保护领域立法、监督、代表等各项工作,为以高品质生态环境支撑高质量发展、依法推进美丽新疆建设作出积极贡献。
担使命、提质效 着力夯实环资立法支撑作用
自治区十四届人大环资委履职以来,加快环境与资源保护立法步伐,在完善环资领域地方性法规体系上取得新成效。
环资委聚焦推动解决探矿权“圈而不探”,立足“小切口”,制定《自治区矿产资源勘查投入监督管理规定》,填补了立法空白,为加速推进矿产资源勘查投入提供了有力法治保障。
环资委聚焦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制定《自治区城镇生活垃圾管理条例》,推动生活垃圾分类管理能力建设,为依法解决全区城镇生活垃圾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提供了法治保障。
环资委聚焦依法推动防沙治沙用沙,及时修订《自治区实施〈防沙治沙法〉办法》,将全区多年来荒漠化综合防治、防沙治沙宝贵经验和一批创新成果,上升为制度安排,依法推动党中央决策部署、自治区党委工作安排贯彻落实。2024年11月28日上午,就在《实施办法》表决通过的当天,环绕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全长3046公里的绿色阻沙防护带实现全面锁边“合龙”,新疆依法防沙治沙开启了新篇章。
聚重点、多形式 持续提升环资监督工作实效
环资委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紧紧围绕自治区党委决策部署和常委会工作安排,用法治手段呵护绿水青山,全面护航生态文明建设,在促进全区环境质量持续向好、加快美丽新疆建设中彰显人大担当、人大作为。
全力推动依法防沙治沙用沙工作,将修法与监督相融通,将执法检查、听取政府工作报告、专题调研等法定监督方式相叠加,进一步强化监督力度,助力打好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阻击战。总结梳理《立法与监督双轮驱动助力打赢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阻击战》经验材料,在全国人大环资委简报上刊载。
2024年是自治区人大常委会连续第28年开展天山环保行执法检查,主题是“依法推动防沙治沙用沙,谱写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新疆篇章”。环资委紧紧围绕自治区党委发展大局,紧盯人民群众关注的突出环境问题,在法治轨道上护美绿水青山、做大金山银山,擦亮人大监督这一金字招牌。
2024年8月15日第二个全国生态日,环资委首次开展了以“深入贯彻落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为主题的全国生态日执法检查,用法治力量保护改善生态环境,坚决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
环资委瞄准强化国土空间规划在自治区规划体系中的基础作用,首次开展自治区国土空间规划工作调研,推动自治区国土空间规划落地实施,助力全区形成主体功能明显、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新格局。
2024年以来,环资委连续第7年听取和审议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环境状况和环境保护目标完成情况的报告,连续第3年开展自治区“乌—昌—石”区域大气污染防治工作调研,在推进美丽新疆建设上持续用力。
提能力、优服务 充分发挥代表凝心聚力作用
环资委以“两个联系”为抓手,深化拓展代表工作,支持和保障代表依法履职,提高代表议案办理和建议督办质效,加强代表履职培训,在更好发挥代表作用上展现新作为、取得新成效。
提高代表业务能力水平。举办人大环境与资源保护业务培训班,对环资委联系的23名代表进行环境资源保护相关法律法规培训,邀请专家围绕自治区生态环境保护、碳达峰碳中和工作开展专题培训,实现代表履职学习全覆盖。2024年共组织开展代表学习培训、座谈交流47人次。
健全完善“两个联系”制度。加强同代表的经常性联系,向代表通报常委会、环资委工作情况,邀请代表列席环资委会议等10人次。鼓励代表就近到代表之家、代表联络站参加联系群众活动,充分发挥人大代表密切联系人民群众、反映人民呼声的桥梁纽带作用。
组织代表开展立法监督工作。邀请代表参与环资领域法规起草、论证、调研、审议和执法检查等相关工作。2024年共邀请代表参加天山环保行执法检查、“乌—昌—石”区域大气污染防治工作调研、全国生态日执法检查等活动18人次,法规草案、执法检查报告、调研报告等征求和听取代表意见建议53人次。
认真做好议案办理。坚持内容高质量、办理高质量,在完善议案审议机制上下功夫,加强与对口联系单位和代表的沟通对接联系,让代表满意。其中,修订自治区实施草原法办法的议案已纳入常委会五年立法规划。
加强代表建议督办。督促各承办单位强化责任担当,不断完善工作机制、创新工作举措、提高办理效果,把57件环资类代表建议转化为各承办单位主动担当作为。
率先开展代表建议督办情况分析研究。从代表建议的数量、类别、内容、办理情况等方面,对近两年来的代表建议进行实例分析。
纤纤不绝林薄成,涓涓不止江河生。环资委将紧扣改革发展稳定大局,紧盯重点难点热点问题,持续转变作风,以切实之举践行使命,以身体力行落实责任,为谱写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新疆篇章作出新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