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广袤的华夏大地上,乡村振兴的壮美画卷绚丽多彩。无数基层干部以坚定的信念和无私的奉献,书写着感人至深的篇章。温宿县克孜勒镇依尔玛村党支部书记图鲁洪·居麦以其坚毅的决心和不懈的努力,为依尔玛村高质量发展注入澎湃的动力。
依尔玛村有2.5万多亩耕地、4000多名人口,以林果业种植为主。2011年参加工作的图鲁洪·居麦,将青春奉献于此,2020年担任村党支部书记后,更是全力推动乡村振兴。面对基层治理的复杂难题,将“五个好”党支部作为奋斗目标,全力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精心组织对全村468户群众开展贴心包联服务,积极收集并妥善处理各类问题,成功解决100余条困难诉求,有效化解60余件家庭矛盾纠纷,使邻里关系更加和睦融洽,为村庄的安全稳定筑牢了坚实防线。
“担任依尔玛村支书后,我深感责任重大。经调研发现,土地和劳动力是咱村的优势。之后我四处考察,回来就一心想推动农业升级,引进新技术、新品种,成立合作社,带着大伙一起干。过程虽艰难,但看到村民增收、村子变美,觉得值了。咱目标不光是挣钱,还要把村子建成文化兴、环境好的家园,让大家都向往。”图鲁洪·居麦满怀感慨地说。
在村级阵地建设方面,图鲁洪·居麦同样倾注了大量心血。曾经的依尔玛村村委会,设施陈旧简陋,缺乏人气活力,几乎成为了一座“空壳”建筑。为了彻底改变这一现状,图鲁洪·居麦联合驻村工作队,广泛收集党员和群众代表的30余条宝贵意见建议,以“五常三聚”为明确目标,精心打造出集图书室、舞蹈室、棋牌室、健身房、国学堂等8个功能室于一体的“石榴籽服务站”。如今,图书室、棋牌室成为了年轻人休闲娱乐、充实自我的理想场所,舞蹈排练室里时常洋溢着妇女儿童的欢声笑语。
产业发展作为乡村振兴的核心关键,始终是图鲁洪·居麦心中的重中之重。依尔玛村长期以来依赖传统种植经验,致使林果业发展受阻,村民增收困难重重。为打破这一瓶颈束缚,图鲁洪·居麦多次与阿克苏佰才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反复深入协商,成功争取到了连续3年价值100万元的技术扶持项目,在村里试点打造300亩高品质红枣基地示范点,让56户果农实现了亩均增产340公斤的飞跃,增收高达50余万元。在可观的增收红利下,图鲁洪·居麦组织剩余的133户果农1800余亩地加入红枣基地,成功培养133名红枣种植技术员。
村委会委员、村团支部书记夏克尔·斯拉木对图鲁洪·居麦的工作钦佩不已:“书记是我们村的主心骨和领路人。他常组织研讨村庄发展,激发大家潜力。乡村振兴项目实施时,他凡事亲力亲为,像基建施工全程坚守,严抓工程质量。书记还擅长协调关系,上争政策资金,下聚民心民智。在他带领下,村干部团结一心,为村庄未来奋力拼搏。”
不仅在农业产业发展上成绩卓著,图鲁洪·居麦还以其敏锐的洞察力察觉到了农村富余劳动力外出就业后带来的牛羊无人看管这一棘手问题。他迅速行动起来,深入到每一户村民家中走访调研,广泛听取大家的意见和建议,然后积极筹集资金,成功建成了一个占地面积达 2200 平方米的标准化养殖圈舍,并诚挚邀请村里的致富带头人艾尔肯·图尼亚孜负责牲畜的养殖与管理工作。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如今的羊圈规模不断发展壮大,从最初的120只羊逐渐发展到了现在的450余只,年产值也达到了36万余元,而且越来越多的养殖户看到了其中的商机和潜力,纷纷主动加入到集体养殖的队伍中来,这一举措不仅成功解放了村里的富余劳动力,还为村民们增收致富开辟了一条全新的路径。
如今,依尔玛村已经步入了发展的快车道,村民们的生活水平也得到了显著提升。村民多力昆·马木提激动地说:“支书是咱村的福星!他来了后,领着我们种植新果园,产量高了,收入也多了,还帮忙找销路。现在路平灯亮,文化活动丰富,邻里亲如一家。跟着支书,日子肯定越过越好,村里的明天更美好!”
图鲁洪·居麦以初心为笔,以实干为墨,绘就了依尔玛村的崭新画卷。未来,他将继续秉持初心,引领村民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砥砺前行,书写更加辉煌的篇章。依尔玛村的明天,一定会更加美好。(通讯员 李哲清 韩文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