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街道工委是基层人大联系服务代表和群众、广泛收集民情民意民愿的“神经末梢”,处于基层民主实践的最前沿。充分发挥人大街道工委作用,是推进全过程人民民主基层实践,切实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治理效能,推动新时代人大工作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克拉玛依市克拉玛依区人大胜利路街道工委结合实际,通过做好组织和运行、协商和履职、联系和服务“三个融合”,推动代表“亮身份”“听民声”“履好职”,促进代表作用发挥,拉近与选民距离,畅通服务选民渠道,帮助解决实际困难,推进了生动鲜活、可感可触的全过程人民民主基层实践。
组织融合运行,搭建平台“亮身份”
人大代表亮身份,面对面倾听民情民意,并将居民群众的急难愁盼反馈给党委政府予以解决是广大群众的真实期盼。今年以来,人大胜利路街道工委紧扣群众需求,按照“资源共享、一室多用”的原则,在黎明红旗社区文化共享中心打造了最靠近群众的代表联络站、立法联系点,力争用双重平台为群众带来多层保障。不仅在日常运行过程中可以通过每月邀请律师与代表共同开展坐班工作,为群众答疑解惑、提供帮助。在立法需要时,还能召集街道、司法所、律师、居民群等群体参与立法调研座谈会,助力“群言群语”变成“法言法语”。“代表联络站”加“立法联系点”的模式正活力十足地彰显着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理念。
瞄准民生小切口,人大胜利路街道工委积极推动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建设,加强人大代表对重点群体就业开展服务。在前进北社区,以“代表联系点”加“社区就业点”形式,邀请人大代表、专业就业创业机构为创业者提供技术支持,降低初次创业风险,鼓励引导更多未就业人员通过实现创业成功,带动就业效能倍增。同时依托街道代表联络站、社区服务大厅、党群服务中心,联合市场监督管理所、工会联合会、辖区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等共建服务网点,做到一站式就业服务宣传、政策解读、就业技能培训、岗位互荐,不断丰富服务内容、优化服务布局,因地制宜形成“家门口”的“十五分钟”就业服务圈。
协商融合履职,延伸触角“听民声”
人大代表+助餐,夯实养老基础。老年人食有所供的难题是街道民生“关键事”,也是人大代表时刻牵挂的“心头事”。在人大代表的助力下,社区采用“政府助力+市场运作”的方式,鼓励和引导企业及社会力量积极参与,促进公共服务协商共治,针对辖区老年群体用餐需求的问题,打造胜利大食堂,对标“一刻钟便民服务圈”,为辖区居民提供更加及时、精准、有温度的个性化供餐服务,以“小食堂”助力“大民生”。
人大代表+就医,找回百姓“医”靠。原克拉玛依市中心医院搬迁后,长征社区居民在就医方面遭遇了诸多困难。面对距离新的医疗资源较远、社区保健站关闭多年的客观情况,看病开药对于年老体弱、行动不便的居民来说成了一项巨大挑战。在群众的强烈反映下,人大代表协助社区党委积极响应群众需求,通过多方协调和共同努力,让社区保健站重新开放,真正解决了居民们在家门口就医的难题。
联系融合服务,发动能量“履好职”
人大代表+科普,聚焦幼有所护。为用好人大代表中油田技术专家的资源优势,培养提高青少年科学素养,人大胜利路街道工委联系市科协,在红山社区代表联系点旁打造了石油科普阵地。通过组织青少年实地参观、现场感受、视频学习、代表授课等方式,不断丰富青少年校外实践内容,根植石油情怀,弘扬石油精神,从人文角度将老一辈石油工人对石油无限的热爱传递给青少年。
人大代表+民生,维护群众利益。秉持“把民生事办到民心里”的原则,人大代表持续聚焦“关键小事”,助力“民生大事”。在推动街道本年度民生实事项目顺利开展过程中,人大代表与黎明红旗社区11名居民多次召开意见征询座谈会,就居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展开讨论。针对红旗小区居民咨询的利好政策解读等问题,代表一一向居民讲解相关政策,获得前来咨询的居民发自内心的点赞。
作为面向群众服务的“第一线”,辖区人民群众的需求是当前发展阶段的“关键事”。下一步,克拉玛依区人大胜利路街道工委将进一步找准基层人大工作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着力点和发力点,为全过程人民民主融入基层社会治理提供新的平台、探索新的路径,让群众真正感受到民主就在身边,让基层民主更添活力,让全过程人民民主理念在基层生根发芽。(时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