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阿克陶县人大常委会积极探索推行“人大代表+基层治理”工作模式,将人大代表依法履职与基层社会治理紧密融合,在聚资源、拓平台、优服务上下足“硬功夫”,引导人大代表充分发挥作用和优势,集民意听民声解民忧,上下联动,多元聚力,为基层社会治理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
“实”字当头 让“民声”变“民生”
“今年我们村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村里的土路全部做了硬化,铺上了柏油,路面变得平整又整洁,人居环境越来越好了。”恰尔隆镇其克尔铁热克村村民阿卜力米提·吾修激动地说,这是村里今年两大民生实事项目之一,十分感谢人大代表为群众办的好事、实事。
阿卜力米提·吾修口中所说的民生实事项目是2024年年初,在恰尔隆镇第一届人代会第四次会议上,人大代表以投票的方式决定的乡村道路建设项目。该项目投资600万元,于2024年3月动工,历时半年工程完工,现在其克尔铁热克村全长10公里、路面宽度3.5—6m,涵盖路基、路面、桥涵等基础设施全部竣工,村貌焕然一新,惠及群众1700余人,为村民的便利出行保驾护航。
“人大代表对民生实事项目进行票决,是对民生实事从‘为民做主’到‘由民作主’的探索。”巴仁乡人大主席吐尔逊江·买买提说,“虽然只有一字之差,却是基层民主建设的创新和发展,激发了人大代表、群众在基层民主实践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民主决策科学化、民主化。”
为完善巴仁乡阿热买里村林果基地基础设施,提高管理水平,乡人大主席团通过实地走访、赴其他地州学习好的经验做法、听取村民建议意见等途径寻计问策,提出了林果业基地提升改造项目,并通过了2024年民生实事项目人大代表票决制。该项目投资470余万元,自4月初动工,9月竣工,为阿热买里村6000 亩林果基地修建围栏长约20公里的围栏,还为960亩林果基地铺设滴灌主管网及支管网共6.2公里、安装防护栏7公里及配套检查井、阀门等相关设施。项目完成后方便林果基地灌溉,提升果树成活率,促进林果经济效益稳步提升。
今年以来,县人大常委会首次以恰尔隆镇、巴仁乡、加马铁热克乡三个乡镇作为实行民生实事项目人大代表票决制试点,组织人大代表征集民生实事项目23个,票决实施10个,取得了显著成效。通过不断丰富和拓展民生实事征集渠道和范围,建立了群众“点单”、人大代表“定单”、政府“领单”、人大代表“验单”的全新模式,激发了基层社会治理活力和动力,丰富了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生动实践。
有声有色 让宣讲“燃”在基层
近日,恰尔隆镇人大主席团在麻扎窝孜村开展宪法法律宣讲活动,130余名村民参与其中。为了加深村民对宪法的认识与理解,宣讲员把“书面语”转化为“家常话”和“小故事”,围绕宪法的历史地位、发展历程及现实意义等方面,将宪法精神融入邻里纠纷的公正裁决、土地流转的合法程序等,与群众切身利益紧密相连的典型案例中,进行深入浅出地讲解,宣讲“声”入人心。
一场宣讲就是一次知识的传递,一次精神的激励,一次心灵的洗礼,一次思想的凝聚……宣讲不仅能激发人大代表焕发新活力和履职热情,还能丰富广大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鼓舞人心。
今年以来,县人大常委会将全县101个“家站点”迭代升级为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基层单元,把900余名各级人大代表混合编组进入22个社区和118个村,开展网格化工作。针对群众时间零散、文化程度不同等实际,各级人大代表依托“农民巴扎日”“代表接待日”“群众说事日”“代表讲堂”等载体,通过“理论+文艺”“理论+故事”等宣讲模式,将田间地头、街头巷尾、文化长廊、村民家中等场所变为学习理论政策、倾听群众需求、办好民生小事的“幸福地”。
各级人大代表入户宣讲5000余人次,开展集中宣讲500余次,受教育群众3.8万余人次,化解土地承包、农作物补贴、道路交通安全、邻里纠纷等150余条。在宣讲活动中,很多助人为乐、爱岗敬业、守正创新、无私奉献的模范个人及民族团结示范单位的暖心故事被群众津津乐道、赞美颂扬。州县乡三级人大代表、阿克陶县玉麦镇阿勒吞其村党支部书记买买提热依木·南斯尔丁带领村民办企业,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县级人大代表、民族团结先进个人方鹏慧多年来充分发挥民汉语兼通的优势,全力为村民提供农药使用、病虫害防治等技术指导;木吉乡柯尔克孜牧民阿不都加帕尔·猛德依被评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先进个人”,他热心志愿服务,参与地震救灾,爱心救助有困难的人……
2024年1月,阿克陶县被国家民委评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全县创建各级民族团结示范单位(集体)731个、模范个人403名,这些都成为鲜活的、生动的宣讲事例,如同涓涓细流汇聚起无限的力量,谱写出一幅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幸福画卷。
阿克陶县人大常委会党组副书记、主任热希提·吾甫尔表示,将进一步巩固成果、总结经验,探索完善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实施多元联动助力基层治理提质增效,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新格局,打好人大代表依法履职“组合拳”,以“看得见、摸得着、可参与”的方式,推动解决人民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切实把“民生幸福标杆”的“愿景图”变为可观可感的“实景图”,助力全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