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羌县以“共同现代化试点”为契机,组织人大代表和各级干部深入推广国家通用语言文字,通过组织多种形式的宣讲、教育活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动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提升“铸牢”文化底蕴凝聚代表群众共识
近日,若羌县人大常委会积极组织人大干部、各级人大代表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专题培训,培训内容涵盖党的民族理论政策、中华民族历史文化、国家法律法规等多个方面,通过邀请讲师授课、观看教育影片、开展研讨交流等形式。
在培训过程中,人大代表们认真学习、深入思考,深刻认识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对于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的重要性。若羌镇人大主席、县人大代表热依拉·热杰甫表示,将以此次培训为契机,把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更好地为各族群众服务,为民族团结进步事业贡献力量。
若羌县各级人大代表走街串巷、进村入户,用“苞谷馕”式的语言讲解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核心内容和重要意义,激发各族群众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
巩固“铸牢”思想根基激发学讲用“国通语”学潮
若羌县各乡镇人大广泛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促进国通语”学习交流活动,各级人大代表带头学讲用“国通语”,在全县范围内掀起了国通语学习的热潮,进一步促进了各民族之间的交往交流交融。
若羌县各级人大代表利用“冬闲”时期,积极组织并参与国通语培训工作,基层“代表联络站”成为了各族群众的“打卡地”,人大代表们主动担任辅导员,与群众一起学习,通过情景模拟、小组对话、趣味竞赛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进行现场教学,不断激发群众学习国通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瓦石峡镇吾塔木村村民艾则孜·图尔荪激动地说:“以前因为语言不通,和其他民族的朋友交流总是有些困难,现在通过学习国通语,我们可以一起聊天、一起参加活动,关系更加亲密了。”
传播“铸牢”精神内涵代表宣讲深入人心
若羌县各乡镇人大深入实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万名代表进万家”主题实践活动,若羌县各级代表深入田间地头、农家小院,与群众面对面交流,认真倾听群众的心声,详细了解他们在生产生活中面临的困难与需求,耐心解答群众关于法律法规、惠民政策等方面的疑问。同时,代表们还积极收集社情民意,针对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进行答疑解惑,切实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到生产、生活、工作的各个方面。
若羌县人大常委会代工委主任谢新灵表示,组织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万名代表进万家”主题实践活动,搭建起代表与群众之间的“连心桥”,让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深深扎根在各级代表群众心中。
据悉,若羌县各级人大代表参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万名代表进万家”“乡村振兴人大代表在行动”等主题实践宣传宣讲活动750场次,参与群众21700人次。若羌县人大常委会将继续深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各项工作任务,不断创新方式方法,引导若羌县各族群众共同团结奋斗,推进若羌县共同现代化建设繁荣发展。(通讯员:汪咨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