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级人大代表对民生实事项目视察调研
近年来,若羌县人大常委会积极推进全过程人民民主建设,通过实施县乡民生实事项目人大代表票决制和民生“微实事”、建设全过程人民民主实践站、推行人大代表“双联系”制度等举措,切实将民主理念落实到基层治理中,构建了人大代表、群众“广泛参与、积极互动、行动共融”新格局。
票决民生实事,共绘幸福蓝图
在推进民生实事项目票决制过程中,若羌县人大通过广泛征集民意、科学筛选项目、严格票决程序等环节,确保民生实事项目真正反映群众需求。在若羌县十八届人大四次会议上,人大代表根据前期收集到的民众意见和建议,对候选项目进行投票表决,最终确定了包括教育、医疗、交通等领域的15项民生实事项目。
“以前总觉得民生项目离我们很远,现在通过票决制,我们也能参与到决策中来,切实感觉到了民主的内涵。”若羌镇居民吐尔逊·亚森说。
针对困扰群众日常生活中的急事、难事,若羌县人大实施了民生“微实事”项目。鼓励居民群众自行申报需要解决的问题,人大代表快速响应处理。截至目前,已成功解决了12件涉及环境美化、建设共享书吧、惠民氧吧及公共设施维护等方面的民生“微实事”。
建设实践站,畅通民主渠道
在全过程人民民主实践站建设中,若羌县人大常委会注重整合资源、创新机制,实现了“一站多用、资源共享”。
在果勒艾日克村全过程人民民主实践站,村民们经常聚集在这里讨论村里的大事小情。今年夏天,由于连续高温干旱,村里部分农田灌溉困难。实践站了解到这一问题后,第一时间与乡人大、水管站等部门联系,协调解决了灌溉用水问题,获得村民的一致好评。
“实践站真是我们的好帮手!现在有了实践站,我们反映问题方便了,问题解决得也快。”果勒艾日克村村民库尔班·麦麦提感慨地说。
县人大代表阿迪莱·阿不力孜走近妇女群众,听取群众心声
县人大代表阿迪莱·阿不力孜说,实践站为人大代表提供了更加贴近群众、服务群众的平台,让人大代表能够更好地履行职责。
代表“双联系”,架起连心桥
在推行人大代表“双联系”制度中,若羌县注重建立健全代表联系群众的长效机制。各乡镇人大制定详细了代表联系群众计划,明确联系对象、联系方式、联系内容,还建立了代表联系群众档案,记录代表走访群众的情况和群众反映的问题及处理结果等。
县人大代表哈丽代·伊卜拉依木帮助群众解决红枣销售问题
驻铁干里克镇片区的县人大代表哈丽代·伊卜拉依木是当地的“名人”,她经常深入田间地头、农户家中,与群众拉家常、谈心事。今年秋天,哈丽代·伊卜拉依木在走访中了解到,部分农户的红枣销售遇到了困难,立即与县里的红枣加工企业(商户)取得联系,协调解决了红枣销售问题。这一举动让农户们“纷纷点赞”。
“哈丽代·伊卜拉依木代表是我们的贴心人!她经常来我家走访,了解我们的困难和需求,帮我们解决问题。”铁干里克镇一位农户感激地说。
哈丽代·伊卜拉依木表示,作为人大代表,有责任有义务为群众服务,帮助他们解决问题。通过落实“双联系”制度,我更加深入地了解了群众的需求和期望,也更加坚定了为群众服务的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