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有“智”也有质,塔克拉玛干沙漠里“科技范儿”十足-新华网
2024 11/27 18:14:17
来源:石榴云/新疆日报

有“智”也有质,塔克拉玛干沙漠里“科技范儿”十足

字体:

  近日,在位于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巴州且末县的防风治沙站,一款智能机器人有条不紊地推进着罗布麻种植作业,实现了全国首次在沙漠里,运用智能机器人种植农作物。

  这款智能机器人是由河北省产业援疆企业唐农万物(且末)生态科技有限公司,联合新疆农业大学在沙漠种植领域,独立研发的一项新技术,具备精准的定位导航系统,能够依据预设的种植规划路线,自动完成挖坑、播种、覆土等一系列种植工序。

  每天可种植罗布麻面积达数十亩,效率是传统人工种植的数十倍。同时,机器人种植操作简单、维护成本低,大大降低了人力和时间成本,有效改善了种植质量,为罗布麻的规模化种植奠定了坚实基础。

  此次运用智能机器人种植罗布麻这一创新举措,不仅是科技与农业在沙漠环境下的一次完美结合,更是对沙漠生态治理和资源开发模式的大胆创新。

  除此以外,在茫茫塔克拉玛干沙漠中还有哪些科技呢?一起来了解下吧↓↓↓

  现代化温室大棚

  近年来,在现代农业科技加持下,在位于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包括阿克苏市、墨玉县、若羌县等地区,一座座现代化温室大棚相继投入使用,一年四季出产多种新鲜蔬菜,行销天山南北。

  种植户们通过智能化监测实现大棚内光照、温度、湿度调控,一台手机就可以控制棉被的自动升降、风口自动开关等,做到定时、定量等精确管理,减轻劳动强度,降低种植管理成本。

  除了各类蔬菜、水果、鲜花的种植以外,和田地区借助三层立体栽培架的基质,实现“一亩地当三亩地用”,水稻种植一年能够生产5茬,亩产量达到5000公斤生育期减少一半,60天就能收水稻。

  信息化与智能控制、无土栽培、水肥一体化、二氧化碳补碳等一系列智慧农业技术,实现了农业生产全程数字化管理,有效提高了产量,同时用科技的力量赋能,推动了农业发展水平的提升。

  光伏治沙

  在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锁边”工程中,工程治沙、光伏治沙、生物治沙是三种最重要的治沙方式。相比之下光伏治沙更为现代化,在沙漠里“种太阳”,一排排巨大的光伏板不仅可以发电,还可以降低地表风速、减少风蚀作用,起到稳定沙土的作用。光伏板下的土地还可以通过种植耐旱植物或作物,用根系将沙土固定在地表实现了发电、农业增收、治沙三合一、一举多得的治沙效果。

  罗布麻种植智能化设备“配合默契”、温室大棚数字化管理“农业增收”、光伏板下发电治沙“一举多得”......

  如今的塔克拉玛干沙漠,真是有“智”更有质,“科技范儿”十足!

【纠错】 【责任编辑:刘子薇】

Copyright © 2000 - 2025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制作单位:新华网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新华网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