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张祖英:让剪纸焕发新活力-新华网
2024 10/30 19:30:03
来源:二师融媒体中心

张祖英:让剪纸焕发新活力

字体:

  近期,二师铁门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博古其张氏剪纸”在巴州库尔勒市会展中心参加了2024“新疆是个好地方”对口援疆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活动。活动中,第四代“张氏剪纸”传承人张祖英身着一件长5米的红色剪纸汉服亮相活动现场,引来了无数观众的围观与赞叹。

  

  张祖英身着一件长5米的红色剪纸汉服,亮相2024“新疆是个好地方”对口援疆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活动。叶云清摄

  “我从4岁就开始跟着奶奶学剪纸,到现在已经58年了。从我的外曾祖母到我的儿子,现在已传承了五代人。”张祖英说起她的剪纸人生,总是滔滔不绝,“我从小就喜欢剪纸,看到花草、水果等景物,就想画一画、剪一剪,用梧桐树的叶子也可以撕出一朵小花。”

  张祖英出生在湖北随州,1986年,她跟随丈夫来到二师二十九团,成为一名职工。在团场承包梨园、种植棉花,她把省吃俭用下来的钱全部用来买剪纸用品。

  

  张祖英在连队向职工群众传授剪纸技艺。(资料图片)

  2012年,张祖英退休后,就一门心思投入到剪纸艺术上,每天都沉浸在自己的创作中,曾经种植过的棉田、梨园,都成了她的创作灵感,她还将兵团的人文故事融入剪纸作品中。在张祖英看来,通过剪纸把兵团和二师的故事传播出去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

  剪纸是个细心活,还要有绘画的天赋,才能创作出一幅完整的作品。近年来,张祖英创作的《将军河》《丝路雄关》《葡萄熟了》等作品,生动展现了团场的发展变化,描绘了职工的幸福生活。她和儿子共同创作的大型剪纸作品《梨韵风情》和《人参果》还受邀参加新疆巴州第一届“非遗”文化展。

  今年6月,由张祖英创作的长4.5米、宽1.3米的大型剪纸作品《将军河》在二十九团博古其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一经展出,就让在场的参观者惊叹不止。整幅作品共分为王震将军、丝路雄关、万亩棉田、住房变迁、城市景色、交通出行等7个篇章,描绘了三五九旅的官兵们开荒、挖渠,将荒漠变良田的真实场景,近看疏密有致,远看气势磅礴。

  “我曾经工作在基层一线,是兵团繁荣发展的见证者,我想通过剪纸作品反映70年来兵团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让更多人知道兵团军垦文化,传承和弘扬兵团精神。”张祖英说。

  2023年,“张氏剪纸”入选二师铁门关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为传承剪纸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张祖英经常走进校园、连队(社区)等地举办剪纸讲座和培训班,培养了一批又一批剪纸爱好者。她不仅免费教学,还免费提供材料,带动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和重视剪纸这一非遗技艺。她深知,只有让更多的人了解、喜欢剪纸,才能将剪纸技艺真正传承下去。(叶云清 魏梦柯)

【纠错】 【责任编辑:张婧】

Copyright © 2000 - 2025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制作单位:新华网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新华网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