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二师库尔勒医共体:推进医共体建设 提高基层医疗服务能力-新华网
2024 10/15 12:58:05
来源:二师融媒体中心

二师库尔勒医共体:推进医共体建设 提高基层医疗服务能力

字体:

  近年来,二师库尔勒医共体高度重视8个成员单位的基层医疗服务发展,紧密围绕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优化医疗资源配置等核心任务,推动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和区域均衡布局,加快提升基层医院医疗服务水平,稳步推进医共体建设,让职工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的医疗服务。

医生正在为患者进行火针治疗。

  近日,记者走进三十八团医院中医馆,看到馆内宽敞明亮,医生正在给三十八团三连职工韩泥进行火针治疗。这几天,韩泥腰部疼痛,他选择来到团场医院就医,中医馆内的环境和医生贴心的服务让他十分满意。

  “现在到三十八团医院看病非常方便,医生的医术也很好。以前我们要开车走150公里到且末县去看病,现在在‘家门口’就能看病了,非常方便。”韩泥说。

  职工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的医疗服务,这离不开二师库尔勒医共体对提升基层医疗服务水平的重视。过去,三十八团医院没有完善的中医馆和医疗设备,患者就诊需要到且末县或者800多公里之外的二师库尔勒医院,十分不方便。2023年8月,在二师库尔勒医共体的帮助下,三十八团医院将原先的中医科搬到现在的住院楼一楼,成立中医馆,不仅配全了各类医疗设备,还有专业的中医医师坐诊,来自二师库尔勒医院中医科的医生张金伟就是其中一位。

  今年5月,张金伟来到三十八团医院工作。工作期间,他主动向团场中医馆的医生传授中医诊疗技术,不断强化团场医院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带动团场中医药发展。

  三十八团医院是距离师市最偏远的团场,一直以来,团场及周边乡镇的孕妇都面临着提前分娩不能及时到医院生产的风险。为了满足兵地孕妇生产需求,保障母婴安全,去年9月,在二师库尔勒医共体和三十八团党委的大力支持下,投入46万元对三十八团医院手术室和产房进行了改建,同时,引进先进医疗设备,为孕产妇检查、分娩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

医护人员询问患者身体状况。

  不仅如此,二师库尔勒医共体还选派妇产科专家下沉到三十八团医院长期支医,充分发挥“传帮带”作用,提升医护人员的业务水平,使三十八团医疗水平有了较大提升,优质的医疗服务也吸引了不少且末县周边乡镇的村民前来就医。

  近年来,在二师库尔勒医共体的帮助下,三十八团医院不断完善科室功能,真正解决了团场职工群众“看病远,看病难”的问题。2024年上半年,医院门诊就诊患者共计8426人次,住院患者451人次,患者满意度不断提升。

医护人员一起交流讨论。

  “三十八团医院门诊患者人数较去年同期增长了40%,住院患者较去年上半年同期增长了300%。2024年上半年,三十八团医院共计完成一类、二类手术47例。下一步,三十八团医院将对年轻的医护人员进行技术培训,提升青年医护人员的技术水平,更好服务团场职工和周边地方群众。”三十八团医院副院长考静静说。

  加强基层医疗服务能力不仅要提高医疗硬件水平、推动优质资源下沉,还要提升医护人员软实力,变“输血”为“造血”。近年来,在医共体的推动下,各成员单位之间实现了资源共享、技术互补,不少基层医院的医生来到二师库尔勒医院培训、进修,提升自身能力。今年6月,二十九团医院的医生邓琰来到库尔勒医院超声科进修学习,在导师的带领下学到很多医疗知识。

  “在临床工作中,各位老师对我进行手把手指导,我学到了心电图的基本知识,以及心电图异常波形的识别与解读。回到团场后,我将把所学知识运用到工作中,不断提升团场医院诊疗心脏疾病的水平。”邓琰说。

  三十八团医院的医生肖克锋也来到二师库尔勒医院进行全科医生轮岗学习,3个月的时间,让他收获颇丰。

  “来到二师库尔勒医院,我轮岗在心内科、皮肤科、脊柱外科、消化内科、呼吸科学习,在老师们的指导下,我学到了很多实操技能。”肖克锋说。

医护人员询问患者身体状况。

  2024年上半年,二师库尔勒医院共派出呼吸科、产科等科室专家36人下沉至各成员单位进行帮扶,共计24名医护人员来二师库尔勒医院进修学习,有效提升了基层医院医生的技术水平。

  “下一步,我们将深化医疗改革的创新举措,通过对各成员单位的整合和优化医疗资源,为提升医务人员的专业技能提供有力支撑,提高医疗服务的效率和便捷性,为患者提供更贴心、更优质的医疗服务。”二师库尔勒医院医共体办公室负责人母继进说。(李嘉成 赵娟 徐梦倩)

【纠错】 【责任编辑:周倩】

Copyright © 2000 - 2025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制作单位:新华网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新华网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