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仅卖鹅蛋,我就挣了5000多块钱,现在鹅蛋供不应求,每天都有人来买!”家住第二师三十七团二连的退休职工陈丽高兴地说。
陈丽正在捡拾鹅蛋。
金秋时节,走进陈丽家的农家小院,只见成群的白鹅悠闲地在树下觅食,见到有人来时,还会“嘎嘎嘎”地欢叫着。
2006年,陈丽抱着致富的梦想,从河南省商丘市来到三十七团,成为一名团场职工。
“刚到团场,我和丈夫一起承包了60亩红枣园。由于没有种植经验,连年亏损,枣树也长不起来!”回忆着当年的艰难场景,陈丽现在还是忍不住感叹,“好多次我都想走,不想在这待了,但夜深人静时,一想到当初的梦想,我还是决定咬咬牙再坚持坚持!”
三十七团位于昆仑山北麓,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气候常年干燥少雨。每到春天,这里黄沙漫天。陈丽和丈夫带着两个孩子早出晚归,在枣园劳作,但生活还是十分拮据,只能满足温饱。
“种了这么多年枣园,也没挣到啥钱,干脆我们发展养殖业吧!”陈丽与丈夫说起自己的想法,丈夫听后,也表示可行。于是,说干就干,陈丽第二天就到离家不远的且末县城买回200只鹅苗。白天,陈丽把小鹅放到枣园里觅食,晚上赶回圈里喂食饲草料,在她的精心照料下,小鹅健康成长,陈丽也越干越有信心。
闲暇之余,陈丽常到网上学习养鹅知识,提高养殖技术水平。“小鹅刚买来时,我每5天都要打一次疫苗,后来是十几天一次,长大以后就更少了。”说起养鹅经,陈丽滔滔不绝。
有了一定的经济基础,陈丽又在自己家门口开起了超市,一边养鹅一边经营超市,日子越过越红火。“超市生意好的年份一年挣个七八万元不是问题,现在每天能卖出1000多块钱。”陈丽说。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如今,陈丽的各项事业正一步步走上正轨,她用勤劳的双手走上了致富之路。买了车、盖了房,大女儿已成家立业,小儿子和她一起养鹅、种地、经营超市,日子如芝麻开花般节节高。(叶云清 陈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