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自治区草原生物灾害防控中心联合中国草学会、自治区林业和草原局草原管理处、科技处、对外经济合作中心在新疆大学、新疆师范大学共同举办2场“万场报告话前沿”2024年全国科普日活动。
本次活动聚焦草原资源保护、生物灾害防控领域新形势、新要求、新任务,坚持产学研深度交流合作,立足前沿科技,搭建科普桥梁,旨在向公众普及科学知识,传播科学思想,激发大众热爱草原、保护草原的热情。
活动中,采取科普讲座与互动交流相结合,实地培训、答疑解惑、知识抢答相促进,内容丰富,方式灵活,气氛热烈,效果明显。2场科普活动共吸引百余名师生和40余名基层草原保护工作者参与。
科普讲座 普及科学知识
聚焦草原保护发展,4位专家结合自身的研究方向、工作实践和新疆草原保护建设实际情况,以通俗易懂的语言,深入浅出,分别讲授了《新疆草原鼠害防控科技前沿》《新疆草原主要害虫识别与防控要点》《新疆草原资源保护工作现状》《草原生物灾害遥感监测技术研究进展》等四个方面的内容,坚持科学性与趣味性相结合,知识性与科普性相融合,既分析了当前草原保护与发展面临的形势,提出了亟需解决的科技问题,明确了科学发展的目标与方向,又向大众普及了科学知识。
实地培训 提升实践能力
科普活动中,把科普活动与科技培训有机结合在一起,在乌鲁木齐市榆树沟野外观测站,组织40余名各地州草原有害生物防控部门的技术骨干开展了现场培训活动。以捕捉蝗虫、制作蝗虫标本、识别草原植物为重点,由新疆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的老师们为大家逐一讲解要点,老师们手把手地教,学员们现场认真学,交流互动频繁、学习氛围浓厚,当大家现场亲手制作完成蝗虫标本后,脸上都洋溢着收获的喜悦。学员们纷纷表示,老师现场指导、解疑释惑、纠正错误,学到了很多在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解决了一些在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难题,实践能力得到了锻炼和提升,真是受益匪浅。
知识抢答 掀起科普高潮
开展科普进校园活动,在新疆大学地理与遥感学院,现场开展了草原保护科普知识答题活动。共设置20道有关法律法规、草原生物灾害常识、草原遥感监测技术等方面内容,采取有奖回答的形式,对答对的学生现场发放草原知识科普宣传品和小礼品,活动吸引近百名学生积极参与,气氛热烈,抢答积极,精彩纷呈,既扩宽了学生的知识视野,又激发了浓厚的学习热情,学生们久久不愿离去,把科普活动推向了新的高潮。
此次科普活动,进一步普及了草原生物灾害监测与防控方面的相关知识,提升了基层技术人员的专业技能,拓宽了大学生们对草原保护行业相关领域的新视野,促进了产学研深度交流融合,为今后开展草原有害生物调查监测、预测预警、风险评估、分区防控打下坚实的基础,助推了草原高水平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陈新乔 李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