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年前,满怀对“教师”这一职业的期许,王惠进入二师华山中学,开始了她的职业生涯。“该如何站稳讲台?该如何与学生沟通?怎样才能像老教师一样让学生‘又怕又爱’?”成了她要面对的第一大课题。
王惠认为学习才是硬道理,她向书本学习、向前辈学习,听优秀教师讲课,遵循“每节必听—听后反思—思后实践—践后优化—优后再实践”的学习模式,连续听课3年,6本听课记录为她“站稳讲台”赋能。与学生相处,她做到勤观察、勤思考、勤交流,逐步形成了“尊重、共情、欣赏”的育人理念。
20年的教书育人,经历过许多事情,和学生陈小伟(化名)的故事让她尤为记忆深刻,也让她更加坚定了自己的教育理念。
2016年8月底,王惠担任七年级的教育教学工作,学校采取“班主任抓阄”的方式分配班级。年级有名的“调皮捣蛋”学生陈小伟在她的班级。“我的头瞬间就‘炸’了,回到家我平复了很久,认真思考我该怎么做?而我能做的只能是先改变对陈小伟的认识和态度。”王惠回忆道。
开学伊始,在学校组织的军训中,要组建军体拳表演队,班级组推荐陈小伟参加。得知自己被推荐,陈小伟非常高兴,训练得很认真,表现越来越好。在后来和陈小伟的相处中,王惠发现他的闪光点:善良,会关心人,懂得感恩。王惠给予陈小伟关心和鼓励,用真心打动他,让他感受到关注和爱。2018年8月底,九年级要重新分班,陈小伟得知自己没有分在王惠的班级,放声大哭,他说:“王老师,我不想跟你分开。”此时,王惠更清楚地看到了相信和欣赏带来的力量。
王惠深刻感受到教育是一场双向奔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只有亲近学生、了解学生,才能从孩子的内心出发,让孩子成为更好的自己。
除了关心学生的健康成长,王惠结合学情特点,探索议题式、体验式、项目式等多种教学方法,融入真实情境,引导学生开展自主探究与合作探究,同时,把思政课融入厚德、才丰、劳动、研学等课程中,促进学生学以致用、知行合一,让枯燥无趣的道德与法治课“活”起来。她设计的教学课例入选2023年全国中小学思政课教师教学基本功展示交流活动典型经验。
“青蓝工程”是华山中学的优良传统,师徒结对“传帮带”。从2012年9月至今,王惠带了10余个徒弟,他们在共同学习进步的过程中,结下了深厚的友谊,杨雪梅就是王惠的徒弟之一。
“王老师不仅在专业上给予我指导和帮助,她的教育理念也感染着我,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只有尊重与接纳、欣赏与鼓励才能培养出健康自信的个体。”杨雪梅说。
“一枝独秀不是春,万紫千红春满园”。王惠作为教育部“新时代中小学学科领军教师示范性培训”培养对象和兵团名师工作室主持人,她在自我成长的同时积极扶持青年教师成长,用“尊重、共情、欣赏”诠释着对学生的爱。
勤奋的耕耘,累累的硕果。一年又一年,变的是学生的面孔,不变的是王惠对教育的热爱。“让每一个孩子成为最好的自己,让自己成为一名学生喜欢的老师,是我坚持不懈的追求。”王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