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护林人的坚守-新华网
2024 08/08 17:27:28
来源:二师铁门关市融媒体中心

护林人的坚守

字体:

  在塔克拉玛干沙漠与库木塔格沙漠之间,有这样一群人,他们怀着坚定的信念和不屈的精神,一代接一代地奋斗,只为了实现一个梦想——让沙漠变绿洲。

  近日,在三十一团防护林内,42岁的宋财富正扛着铁锹仔细查看树木生长情况。宋财富从事护林工作已有22年,自幼生活在团场,面对“风沙天气来无声,瞬间天地化沙堆”的恶劣环境,他从小就立下了要为家乡带来改变的志向。2002年,宋财富从部队退役后,被分配到三十一团林管站工作,自此踏上了护林之路。

宋财富(左)在林间查看滴灌带出水情况。

  2019年4月底,三十一团计划在生态林补栽树苗,但在栽种之前,几千亩林床的滴灌设施必须安装完成,面临时间少、任务重的情况,宋财富和几名护林员每日都要在沙漠里走上3万多步,进行管道检查、滴头安装等工作,每一项工作他们都严谨对待,丝毫不懈怠。

  “每天累得晚上腿抽筋,长时间睡不着,但我还是要坚持。”宋财富回忆起当时的工作状态,感慨地说。

  36岁的仲大维也是三十一团的一名护林员。为了方便守护生态林,他们一家都生活在该团沙漠附近。仲大维告诉记者,2020年,他和妻子带着3个孩子自驾从江苏沿海地区来新疆旅行,被这里的风光所吸引,于是和妻子商量后决定留在这里。

仲大维在三十一团瞭望塔查看防护林。

  仲大维负责守护的这片生态林长11公里、宽200米,于2000年建成,2022年,仲大维开始管护这道“绿色长城”。

  每天早晚,仲大维都要去巡查一圈生态林,观察林带有无病虫害。他认为,植树护林不仅具有生态价值,也是一份产业。在管林护林的同时,去年仲大维还承包了1080亩梭梭林,并在梭梭根部接种肉苁蓉,肉苁蓉预计今年11月采收。

  为持续筑牢阻隔塔克拉玛干沙漠与库木塔格沙漠合拢的绿色生态屏障,三十一团干部职工连续3年开展“千人义务植树”活动,参加义务植树5000余人次。现如今,三十一团的天空愈发湛蓝、树木愈发葱郁、水流愈发清澈。

  59岁的尚新岭是三十四团一名土生土长的“兵二代”,2008年,他成为一名护林员,由于工作认真负责,很快成了护林员组长。十几年来,他每天骑着摩托车在生态林区巡护,从未间断。

  尚新岭说:“我主要负责对条田防风林进行除草、浇水、病虫害防治、巡视等工作,看到树木越长越高,我们的家园越来越绿,我很高兴。”

三十四团条田防风林。

  为改善生态环境,三十四团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把防风固沙作为促进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大事来抓,每年投入大量资金、物力、人力植树造林和退耕还林,以平均每年新植2000余亩地的速度在团场周边荒漠栽种沙枣、密胡杨、梭梭、红柳等树木,在沙漠边缘筑起了一道抵御风沙的绿色屏障。

  近年来,二师铁门关市坚持科学治沙,筑牢绿色屏障,逐年开展“三北”工程与植树造林、退化防护林修复等工作。截至目前,塔里木垦区累计完成沙化土地治理52.07万亩。

  正是因为有了像宋财富、仲大维、尚新岭这样尽职尽责的护林人,我们才看到了沙漠变绿洲的奇迹。他们用汗水和坚持,书写着师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篇章。(魏怀娟)

【纠错】 【责任编辑:周倩】

Copyright © 2000 - 2025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制作单位:新华网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新华网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