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卷风沙埋河道,欲哭无泪哀胡杨”曾经是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二师铁门关市自然环境的真实写照。党的十八大以来,二师铁门关市忠诚践行“沙漠卫士”使命,扛生态旗、算效益账、做特色文,昔日黄沙漫漫戈壁滩,成为今日处处鸟语花香,河水碧波荡漾,绿色生态宜居的美丽家园。
扛生态旗,逐绿前行绘新景
谋城先谋绿。近年来,铁门关市先后编制《铁门关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等多个专项规划,以“护绿、增绿、管绿、用绿、活绿”为目标,提升城市园林绿化水平。保留成片红柳和胡杨林,保留大片乡土名树香梨树,保护田间地头防风林;利用边角地、三角地、废弃地等建设街头绿地和口袋公园;利用道路、线廊、管廊建设隔离绿地和防护绿地。原生绿地保有量占现有总绿地的13%。
建城先建绿。铁门关市举全师之力,大力造林扩绿,铁门关市建成区人均绿地达29.4平方米,绿地率42.08%、绿化覆盖率43.42%,较2013年分别提高22和24个百分点。建成28公里防护绿地、3个大型公园、2条蓝绿复合型生态廊道和2处楔形绿地,基本形成“绿环”“绿廊”“绿楔”和“大型绿色斑块”复合交织的城市绿地系统。城区小气候明显得到改善,PM2.5平均浓度下降35微克/立方米,降水量呈逐渐增多的趋势。
治城先治绿。铁门关市土地碱性、沙性大,立地条件极差。当地聚焦“整治、保护、修复”,按适地适树原则更换8条城市道路主要树种,严格苗木造型修剪、培土固根、施肥除病标准;改造街头绿地22处,增加休闲娱乐便民设施;加大居住区(单位)绿地“建管养”,拆除棚户架、平整“自留地”,宜树则树、宜灌则灌,园林式居住区(单位)占比达到64%。
算效益账,精明增长利长远
算细账,坚持成本意识。二师铁门关市城市管理局立足实际,绘制全国纬度相近,气候相似地区苗木分布图和价格趋势表,充分调研市场,与苗农和苗木合作社密切联系,实时掌握苗木动态,择优选择苗源地。直接从苗源地采购发货,采购价格下降40%,运输时间大幅缩短,苗木失水、土球散落现象减少,苗木成活率提高到98%,基本实现种一棵活一棵、栽一片绿一片。
善研究,注重因地制宜。种树是门技术,需要合理搭配、因地制宜,科学种植。二师铁门关市园林绿化中心高级农艺师刘志友优化出不同立地条件的种植及植物配置方案,种植苗木品种由2013年的23种增加到130余种,运用微地形造园造绿造景,绿道、林荫路蜿蜒起伏,别具情趣。将军河风景带、库铁大道和中央大街生态林等绿地高低错落的绿地轮廓线和天际线已形成,视觉独特,冲击力强。
重落实,强调精细管理。铁门关市按照《国家园林城市申报与评选管理办法》细化目标,层层分解,逐条梳理,查漏补缺,精细化管理水平大幅提升。2021年通过自治区园林城市现场验收,居民对城市园林绿化满意度达到97%。积极推进市场化改革,引入有技术、有经验、有实力的企业参与到城市园林绿化建设管护中,机械化程度、专业水准、服务质量大幅提高,市场化服务率100%,园林绿化管护单价较2013年下降35%。园林绿化工人队伍稳定,业务熟练,持证上岗率100%。
做特色文,以人为本创精品
以“关”命题。铁门关市因关闻名,借“关”造景。新铁门关城楼择中立于人民公园、将军河畔,周围大树环绕、景山苍翠、城水相依。《跨越》《马兰开花》等人文雕塑深刻阐释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洋溢着中华传统文化、军垦文化、胡杨文化的气息;景区文化活动丰富,集生态环境与人文环境于一体的文化氛围浓郁,成为铁门关市靓丽的名片和网红打卡地。
以“水”点睛。2014年,铁门关市将渠改建成为集灌溉防洪蓄水游乐景观于一体的将军河,统筹洪涝水、中水、生态水综合利用,有效解决用水难题,成为西北干旱缺水地区科学用水的标杆示范。充分利用灌溉渠、排碱渠,保留城市肌理,建设雁鸣湖、南泥湾湿地、孔雀园等公园绿地,形成蓝绿交织的生态空间。
以“花”润色。2018年,铁门关市开始从绿量到绿景、单色向多彩的转变,全力打造“转角都是花”的美景。“我喜欢五月的小白杏,我爱逛七月的花海,我要等着去摘十月的山楂。”二师铁门关市城市管理服务中心大学生西部计划志愿者钟家兴深深地热爱着这片土地,延长了一年服务期。针对盆栽草花成本较高的问题,她与同伴一起摸索出草花直接播种技术,播种的草花长势良好,开花早、花量多、花大色艳,且病虫害少,管理成本极低,实现美化与效益的双丰收。
展望未来,二师铁门关市将不忘初心,踔厉奋发、勇毅前行,秉承军垦先辈们“人进沙退”的雄心壮志,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发展和美丽家园建设。(党占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