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宿是新疆阿克苏地区下辖县,位于西部天山中段的托木尔峰南麓、塔里木盆地西北边缘,水土光热资源优越,四季分明、昼夜温差大,稻米主产区处于富硒带,硒元素含量丰富,这些有利的自然条件让大米吃起来更香甜,温宿因此有了“塞外江南、鱼米之乡”“中国大米之乡”的美誉。
温宿是汉代西域地名,维语称阿克苏旧城,也有解释“温宿”为“多水”之意。温宿是古西域三十六国之一姑墨国所在地,也是古丝绸之路上的著名驿站商埠,境内千年古墓群、高老庄遗址、流沙河、王子墓、王母坟是古丝绸之路历史的见证。
据史料记载,盛唐时期温宿便开始种植水稻,清朝时温宿的香稻进贡朝廷。温宿大米香气纯正、浓郁,有“一地开花香满坡,一家做饭四邻香”的赞誉。
近年来,当地政府将水稻生产向富硒带、水源条件好、农田设施相对完善的优势产区集中,水稻种植面积常年保持在10万亩左右,占阿克苏地区水稻种植总面积的七成以上,是新疆三个水稻种植主产区之一。
优质的大米,让温宿的名气更大了。1998年被国家农业部命名为“中国大米之乡”;2010年,被国家农业部授予“全国粮食生产大县”称号;2012年,被自治区农业厅授予“粮食生产先进县”称号;2018年“温宿大米”获得农业农村部地理标志农产品认证;2020年成功申报全国绿色水稻原料基地10万亩,目前已进入验收期;2021年,温宿县托乎拉乡大米成功入选第11批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
当前,温宿县凭借本地大米的洁白透明、米粒整齐无杂,米饭清香柔软,无污染等优势辐射全疆及京津冀、江浙沪、闽粤等地和700多家商场、超市,产品供不应求,年销售量已经突破6万吨。(通讯员 苗思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