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团农业机械化,何以领跑全国?-新华网
2024 07/18 12:56:59
来源:兵团日报

兵团农业机械化,何以领跑全国?

字体:

从“汗水驱动”到“智能驱动”

兵团农业机械化,何以领跑全国?

  开栏语

  原始简陋的地窝子变成了高耸挺立的城市高楼,寸草不生的戈壁荒漠变成了生机勃勃的现代化良田,手拉肩扛的人工劳作变成了科技高效的智能生产……兵团成立70年来,兵团党委带领广大干部职工群众“犯其至难而图其至远”,从一穷二白到处处绿洲,从“二次创业”到再造辉煌,攻克了一个又一个看似不可攻克的难关,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

  辉煌成就,令人骄傲;光荣使命,催人奋进。为深刻反映70年来兵团经济社会发展的光辉历程、伟大实践和宝贵经验,展示兵团人艰苦奋斗的拼搏精神,凝聚起新时代高质量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兵团实践的磅礴力量,本报即日起开设“庆祝兵团成立70周年——兵团骄傲”栏目,敬请关注。

  7月的北疆,阳光热烈,农田绿油油。八师石河子总场农晟缘农机专业合作社负责人许森林带着社员们维护保养农机,为一个月后的收获季做好准备。

  “几十年间,变化翻天覆地。”许森林感慨,从父辈手拿坎土曼开荒造田,到如今合作社拥有38台采棉机、4台番茄采收机,机车驰骋田野,奏响丰收乐章。

  从坎土曼到智慧农机,从“汗水驱动”到“智能驱动”,如今,兵团种植业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超过95%,居全国领先水平,成为兵团人的骄傲。

  1954年10月,兵团成立,拉开新中国屯垦戍边的恢宏大幕,兵团人开启了一手拿枪维稳戍边、一手拿镐建设边疆的光辉历程。

  “开荒初期,条件非常艰苦,没有耕畜,就靠人拉犁,一把坎土曼是每个军垦战士的‘标配’。”许森林的父亲告诉他,那时因为缺少种子,每人每天节约口粮100克,有的人干活时饿得头晕眼花,就扶着坎土曼把站一会儿。

  戈壁滩上砂石多,坎土曼抡下去,只能凿出一个白点,很多人的手掌虎口被震得裂开了口,鲜血直流。人拉犁也不轻松,大家咬紧牙关,使出全身力量,弓着身子往前走,半天只能开出一小片荒地。

  在当时艰苦的环境下,坎土曼是最好的开荒工具,能挖渠、筑埂、松土、锄草,还能当饭盘盛菜、烧热后烙饼,深受军垦战士的喜爱。

  为了提高生产效率,兵团想方设法引进一批拖拉机。1955年8月,金茂芳被分配到农八师机耕农场(现石河子总场),成为兵团第一代女拖拉机手。

  “拖拉机要‘喝’好水,我每次都把水烧开放凉,给它加凉开水。”金茂芳对这台拖拉机视若珍宝。“组织上把这么贵重的机器交给我,我一定要好好干!”金茂芳说。她创下驾驶拖拉机一天播种120亩地、7年时间完成20年任务的纪录。

  从挥舞坎土曼、人拉犁到驾驶拖拉机、联合收割机,随着兵团不断加大农业机械及配套农机具的引进、研发、更新力度,沉睡千古的戈壁荒滩被唤醒,军垦战士大力兴修水利、治沙治碱、植树造林,建成了一片片田连阡陌、渠系纵横、林带成网的绿洲,为兵团发展壮大立下了汗马功劳。

  在兵团波澜壮阔的发展历程中,农业始终是重要的基础支撑,农业机械化发挥了重要作用。党的十八大以来,兵团抓住国家大力推动农业机械化发展契机,深入推进农业机械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大农机有效供给,农业机械化水平持续提升。

  2021年,农机手马勇清将自己购买的进口采棉机置换为国产采棉机,他在六师五家渠市的订单供不应求。

  “当时的进口采棉机不能进行棉花打包,而且更换部件既麻烦价格又高。”马勇清说,用兵团造采棉机采收棉花,采净率达94%以上,与进口采棉机持平。2023年,很多职工找到马勇清,直言:“我要国产采棉机采收棉花。”

  马勇清很自豪,生产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农业机械,兵团造采棉机技术水平已经走在了世界前列。

  近年来,兵团大力推动农业机械装备更新换代,加快高端农业机械智能制造步伐,智能农机“家族”不断扩大,高端采棉机、应用卫星遥感技术的播种机、植保无人机等现代农业机械尽显“科技范儿”。

  在中国,要问农业机械“哪家强”,兵团必定能占据一席之地。建设全国农业机械化推广基地,兵团已形成独具特色的机械化大农业生产体系,农业机械化水平稳居全国前列。

【纠错】 【责任编辑:张琪】